“未曾想到,我等會有這麼一,居然淪落到要跟如此輩爭個高低的地步……”
普賢向前一步,表明自己願意做這場賭鬥的第一個試水之人。
隻是他的語氣之中,卻不免帶著幾分的惆悵。
雲霄稱摩昂太子為師侄,不過是因為現在武吉實力高強、地位尊崇,所以這才跟武吉平輩而論。
真較真起來,普賢等三大士與武吉的師傅薑子牙才是同輩,而這摩昂太子算起來不過是他的徒孫輩。
曾幾何時,十二金仙是何等風光?
莫是這些晚輩,就是那些個上古大能見了都要禮讓三分;如今卻淪落到要讓他們跟這些輩爭鋒的地步。
其中滋味,個中唏噓,不足為外人所道。
“原來是普賢菩薩,菩薩是長輩,先請。”
摩昂太子雖然一身甲胄是武人打扮,但舉止溫文爾雅,畢竟是龍宮大太子出身,家教非比常人。
“嗯……你可看好了。”
普賢身為前輩也有他的驕傲,晚輩當麵,他自然也要有些氣度才是。
但見普賢輕輕往前一步,忽然之間身形暴漲,現出四十八丈高十首金身法相!
佛有四十八大願,故而佛身有四十八丈高;
佛願行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布施功德,故而有十大頭顱麵向十方,照見前路。
普賢這尊法相乍一現身,當即引得西方眾人齊誦佛號。
“智、悲、孝願“,四大菩薩各自背負著不同的使命,也正是因此他們四蓉位超然,甚至在一般佛陀之上。
而這普賢菩薩的使命則是“大斜,是替眾佛行走十方,布道傳法,因而眾佛都得感念其恩德。
這尊金身高大無朋,遮蔽日,金燦燦的佛光甚至比那邊的太陽還要耀眼,讓人無法輕易直視;巨大的身量更是代表著這些年積累的無數功德,非常人所能撼動。
“佛法在身,眾邪莫近;十地八荒,無所阻礙!”
普賢金身隆隆而動,猶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巨大山嶽呼嘯而來,身側因快速移動而帶動的氣流更是如同利刃一般,刮得摩昂太子身上的盔甲“吱呀”作響。
佛法西行的決心有多堅決?
普賢菩薩的金身就有多剛猛!
“武吉這回可是托大了,三大士畢竟都是自上古時期就已經得道的聖溶子,他的弟子即便是再出色,對付這樣的前輩高人也還是太過勉強!”
雲霄看到普賢的金身,也不免讚他確實是有些手段,同時對摩昂太子這一戰的勝負結果難免感到有些悲觀。
再看摩昂太子,雖然在高大的菩薩金身麵前身形顯得有些渺,可他的身形筆直依然,仍舊保持著從容不迫的氣度,盡管大敵當前,但他臉上卻全然不見絲毫慌亂。
他也從屍山血海之中鍛煉出來,是經曆過人間無數磨礪的人,雖然這還是他第一次麵對如此雄偉的金身,但卻還是能夠本能地保持住了該有的冷靜。
臨陣不懼,對敵不亂,進退有度,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