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京營風波(三)(1 / 2)

朱由檢此時心中時時刻刻記掛著京營之事,和盧象升聊起京營後們在止不住話匣子,竟然一直聊到了快傍晚。

若不是此時受傷的盧象升已然麵露疲態,隻怕朱由檢還忍不住在聊下去。

“愛卿好生休養,此事朕必然會嚴查到底,還愛卿一個公道。”

朱由檢起身伸展了一下腰骨,看著渾身是傷的盧象升,決心給他一個保證。

沒想到聽到這句話後,盧象升臉上的疲態一掃而盡,猶豫了半響之後,“陛下,微臣覺得此事還是早點了解為好,免得徒生風波。”

本欲離去的朱由檢聽到盧象升之言,整個人的身子都定在了原地。

盧象升看著站立在原地的陛下,也不是不敢多問,從突然低頭盯著自己腳尖的王公公神態中,他心中也是咯噔一下,深覺不安卻又不知自己錯在那裏。

在他自己眼中,自己被皇上不顧底下人反對越級提拔,皇上更是待自己極好。

自己身受皇恩,自然不應該給皇上惹麻煩,應但分憂才是。

打他的人他自然也是有一些眉目的,那些和自己無情無故,也沒有利益糾葛的人,在自己得罪了他們後,卻是帶著厚禮眼巴巴的來看他,那怕被他拒絕了一次又一次也是鍥而不舍。

盧象升也不是蠢人那裏不知道這些人幕後的家夥勢力盤根錯節,遠不是自己所能對付的,若是自己強下去,隻怕最後甚至會危害到最為重要的京營改革。

作為自己作的第一件大事,盧象升對它的重視和朱由檢一樣。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選擇退讓,畢竟他孤身入京,京中勢力單薄,能忍就忍了。

盧象升思緒翻湧,朱由檢卻是有些恨鐵不成鋼。

中庸之道深入人心,便是後世也是如此,更何況眼下這個時代。

大家和和美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豈不美哉。

你閉一隻眼他閉一隻眼,看似沒有矛盾了,可是這天下就太平了嗎?

自然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誰覺得天下太平,隻怕隻有被蒙在鼓裏天下主人皇帝了。

朱由檢若不是知曉未來之事,就聽哪些大臣瞎掰,按照底下那些不掉鏈子不報憂官員性格,隻怕現在山西都還太平的緊呢。

朱由檢組織了下語言,“盧愛卿,此事決不是可以退讓就可以解決的,天下弊端之多,已是積重難返,若不行剛烈手段,天下危亦。”

“愛卿雖然才幹出色,忠心耿耿,但卻是不明白在朝廷上有的人,你若不讓他痛,他是永遠不會明白如何的妥協的。”

“古人雲: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現下也是如此,你退一步,你以為那些人會感激嗎?他們隻會覺得你懦弱,越發得寸進尺。”

“陛下,臣覺得......。”

見盧象升想要開口辯解,朱由檢立馬就打斷了,和文官們相處久了,朱由檢可明白和這群窮盡畢生專研文學的人辯道理,最後隻會把自己繞進去。

因而朱由檢一般都是果斷的將這種情況掐死在幼苗階段。

“愛卿身為堂堂七尺男兒,飽腹經綸不說,武功也是了得,為何一點男子氣概都無,眼下天塌下來都有朕給你撐著,你卻唯唯諾諾不像個漢子,若是愛卿執意要學那韓信,怕不是他老人家都要笑掉大牙了·。”

盧象升怎麼能聽不出其中深意,當時隻是普通人家的韓信受那胯下之辱時,也是迫不得已的,若是有皇帝做靠山豈能受這等屈辱。

“多謝陛下。”

盧象升重重的說道,也是平息心中的妥協思想,決心鬥到底,畢竟被害人是他,他被打了沒有怒氣怎麼可能,隻是大局為重的思想壓住怒火而已,現在朱由檢這麼一說,心中怒火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