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式戰車的缺點很多,例如它的裝甲薄弱,果軍的37毫米戰防炮可以在三百米的距離上輕鬆擊毀它的前裝甲,至於更薄弱的側後裝甲則更是跟紙糊的一樣,重機槍用穿甲彈都可以破防。
戰車的乘員隻有三人,車長要幹著炮長的活,又要指揮,又要裝炮彈,還要自己負責瞄準開炮,甚至後麵有敵人,還要操縱戰車後麵的機槍進行射擊。
它車身矮小,車內空間自然不會富裕,甚至由於擁擠的戰車內部,戰車兩側不得已鼓出兩個弧形大包。因為這點戰車連選拔車內乘員的標準就是身高不能超過1米65,因為超過這個身高,進入車內將十分麻煩,也會很大影響操作空間。
缺點這麼多,難道鬼子的大本營是腦殘?竟然量產了這麼多的九五豆戰車?
不,它的優點也是十分顯著的,那就是它的速度和火力!
在平坦的公路上,它的時速能達到45公裏/小時,即使在丘陵山地等道路不好的情況下,它也能跑出二十多公裏的時速,作戰半徑更是能達到兩百多公裏。
優良的機動性,讓它在平坦地形很難被敵人擊中,想對付它,必須要把它引入特定地形裏,例如穀地山區城鎮小巷等等。
而且它強大的火力,也是果軍們頗為頭疼的一點。
戰車前方的37毫米戰車炮,可以輕鬆破壞麵前的土木工事和暴露出來的火力點,前後的兩挺車載機槍載彈近3000發,由於它是車載機槍,槍口幾乎不會因為射擊而劇烈跳動,因此它的短時間持續火力也十分精準。
這些優點讓果軍將士們一度恨得咬牙切齒,可現在,麵對自家生產的九五式戰車,鬼子也終於嚐到了苦果。
這支被倉促召集的鬼子部隊,是由兩個步兵中隊和一個速射炮小隊組成的,其中一個步兵中隊還是憲兵部隊,戰鬥力並不高,而且申城內並不是沒有更多的火炮,甚至連91式105毫米榴彈炮都有兩門,可是司令部不知道為什麼,並沒有配備給他們。
至於天亮後應該抵達的戰車中隊,現在也沒有出現,不知道是跟本沒出動,還是路上因為什麼原因耽擱了。
鬼子指揮官來不及考慮這些意外因素,因為他接到的命令是不準後退一步,必須要在傅家甸這裏,抵擋住敵人的進攻。
於是在發現敵人的戰車靠近之後,他隻能下令屬於他的兩個小隊,向著他們麵前的敵人戰車部隊發起了決死衝鋒,其中被他寄予希望的幾個老兵,他們要趁機摧毀敵人的戰車,最起碼也要炸毀戰車的履帶。
……
不管是哪國的軍隊,衝鋒的時候都意味著他們容易遭受很大的傷亡。
鬼子也是如此。
兩個小隊的鬼子排著寬闊的散兵線,在後麵軍官的驅使下,向著距離四百多米遠的戰車機動前進。
身邊不時有同伴倒下,不過沒人去救援,因為他們現在是衝鋒狀態。
他們也不會現在就開始奮力奔跑,因為那樣的話,還沒到敵人身前一百米的時候,他們就會耗光了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