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最微不足道的插曲(1 / 2)

立冬之後,氣越來越冷,傷兵們死得也越來越少了,幾乎隻要是扛過來的,一般都沒了感染的可能。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李景林徹底地明白了人不如狗這句話的含義。

每都在死人,有時候是五六個,有時候一下子就會死二三十個。

死的人五花八門,有得瘧疾死的,有傷口感染死的,有直接餓死的。

仿佛整個收容站都成了被遺忘的地方,沒人在乎潰兵們的死活。

不是沒人去鬧過,鬧過的人都沒有回來過,據是缺醫少藥,上頭也是無能為力。

真實情況李景林很清楚,藥品早就被某些人給貪汙了,不別的,就黑市上那各種各樣的藥,就連阿司匹林黑市上都搞得到,不過一片要五塊大洋。

整個收容站,過得最好的就是李景林院子裏的人了,因為整個院子裏的人,幾乎都在靠著李景林一人養活。

李景林做起了倒買倒賣的勾當,從潰兵們手中收購各種物資,然後轉到黑市上,最開始,他不明白哪些才是緊俏物資,吃了不少虧,後來慢慢地,他就懂得了其中的道道。

得益於同為軍人的一份子,更可能是他的收購價要比鎮子上的奸商們要高,撐不下去的潰兵們,都會把身上值錢的東西,拿到李景林這裏換成能讓他們撐得更久的吃食。

這當然觸動了黑市上一幫人的利益。

不過好在這已經不是潰兵們剛湧入的時候了,大部分值錢的東西都已經被奸商們賺走了,剩下的雞零狗碎的東西,他們沒怎麼看在眼裏。

同樣的,他一身中央軍的皮也算是一種威懾,加上院的人都要指著他過活,每個人都明白,保護好李景林,就是他們能活下去的關鍵。

在跟一幫本地人打過一架之後,黑市上的奸商們對李景林就是睜隻眼閉隻眼了。

院少了個人,少的是個熱河人,叫啥名也不知道,隻是外號叫蘿卜,因為他長得又瘦又矮,跟個蘿卜頭。

那場架他被打破了腦袋,本來眾人以為沒事,包括蘿卜本人都沒事,大家也不以為意,草草包紮了事。

第二中午吃午飯,大夥兒慶祝維護住了自家的買賣,特意做了頓好的,臘肉燉白菜,劉麻子進門叫蘿卜出來吃飯,才發現對方死在了屋裏。

死得很安詳,仿佛睡了過去,嘴角還咧著笑,仿佛夢裏都在想著,以後終於能吃得上飯了。

沒有厚重的葬禮,沒有哭喪的人,大家夥似乎已經習慣了,隻是幫蘿卜立了塊石碑,算是區別於亂葬上的眾多木樁,石碑是用兩把日本刺刀換的。

板牙撫摸著石碑嘟囔道,“蘿卜,你命好,你有碑咧!”

活得最沒心沒肺的狗春咧開嘴,“俺也要有碑,俺也要石頭滴。”

二立馬懟他,“你怕是冒得打呦。”

幾個逗比仿佛全然不知死亡的含義,在那逗貧著,彼此在那哈哈大笑。

笑著笑著,大夥兒跟著一塊兒笑,直到所有人笑夠了,許大勇才道,“走啦,活的人還得活下去。”

這隻能算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畢竟收容站裏死得人太多了,死得所有人都有些麻木了。

潰兵們最值錢的東西,除去機槍之外,就是刺刀了,尤其是日本的刺刀。

機槍太沉,一般來逃跑的潰兵也顧不得帶著機槍。

而一把好的刺刀,最起碼能換一把漢陽造,還得是有膛線的那種。

因為此時的中國煉鋼產業及不合格,幾乎產不了好鋼,而國軍的刺刀,通常拚著拚著就折了,斷了,而子彈經常性地不夠用,因此刺刀反倒是成了緊要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