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來,除了狄族,大漢國境還麵臨著其他的威脅?”
李安民久居邊陲,即便是時候讀了許許多多的典籍,了解的也隻是大漢王朝內部的風土人情。對於九州之外的四地,他還是第一次聽人提起。
黃大師嗤笑一聲,手裏捶打劍坯的動作沒停,繼續道:“大漢這座危樓已經搖搖欲墜了。在內,依靠朝內先皇留下的一匹忠直的老臣在與奸相斡旋。在外,全憑大漢朝軍部在苦苦支撐。如若不然,嗬嗬。”
黃大師冷笑一聲,其中意味,李安民自然知曉。
黃大師將劍坯舉到身前,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番。然後黑胖子從煉閣一角的貨架上取出一塊漆黑的磨刀石,施展起了灑削之術。
李安民知道黃大師是在為劍坯開鋒,不過看到劍身的花紋後,他微微皺了皺眉頭。因為鍛造刀劍,理應灑削在前,銘刻在後,他不明白黃大師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黃大師認真的磨洗著劍坯,繼續對李安民道:“二十年前,有一夥人突然出現,他們旨在監聽下,刺探情報,暗殺對大漢心懷不軌之人。一時之間,整個大漢疆域都蒙上了血色。他們身份隱秘,從不以真麵目示人,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販夫走卒,即便是路邊攤坐在牆角的乞丐,都有可能是這個神秘組織的一員。一時之間,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定酣睡在臥榻之側的美人,平日裏端茶遞水的仆役,一起共事的同僚隨時都有可能給予你致命一擊。這個神秘組織就是蜂巢,他們為了同一個目標聚集在了一起,那便是拯救大漢。”
黃大師回憶起往事,語氣有些悵然,繼續道:“那是一段瘋狂的歲月,十萬蜂子飛到了大漢江山的每一個角落,四年裏肅清了不知多少奸佞人。黎民百姓拍案叫好,可有些人卻是憂心不已。蜂巢組織紀律性極強,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麵罩下同胞的真實身份。隻有一本厚厚的名冊,掌握在蜂王的手裏。”
“蜂王是蜂巢十萬蜂子唯一的靈魂人物,他的實力極強,據是堪堪入了境,被人稱為李老鬼。他隨身常帶一把戒尺,身上彌散著攝人心魂的黑色氣息,人們稱之為幽冥氣。”
聽到“戒尺”二字,李安民一瞬間戰栗起來,他忍不住喃喃自語道:“老爹!”
黃大師瞥了李安民一眼,淡淡地道:“沒錯,是他。”
“那老爹為何又會跑到了玄雀城中,甘心做一位普通的老人?”李安民繼續問道。
“嗬嗬,普通?”黃大師一聲嗤笑,繼續道:“蜂巢如此瘋狂,依然是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或者,是得罪了除了皇宮裏那位以外所有的高位者,因此有人猜測皇帝陛下就是站在蜂巢背後的操控之人。一傳十,十傳百,這個傳聞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大漢。
於是,十六年前的一個雷雨夜,奸相組織整個皇城所有的達官顯貴,他們率領近萬名私下裏豢養的家兵和死士圍住了皇城。他們打著清君側的名號,行那逼宮之事。
那一夜,李老鬼果然現身,一場大戰之下,險些要了奸相林道子的性命。可誰料到,此刻殺出了數十位地境修士,他們來自於各地藩王,偷偷的隱藏在了林相的身側。
大戰落幕,當夜就傳出了李老鬼身死的消息。第二日,林相手持半冊名冊,展開了遍及朝野的捕蜂行動。
被抓的蜂子幾近兩萬,在監斬台上,蜂巢死士們個個慷慨赴死。
各地百姓們自發的蜂擁而至,團團圍在當地的監斬台前。他們手裏端著烈酒,拿著熱騰騰的飯食來送忠心報國而死的勇士們最後一程。
蜂子們看到眼含熱淚的百姓,哥哥放聲大笑,高呼道:生為蜂,死歸巢。能以吾血喚醒大漢子民心中沉睡的民族之魂,死而無憾。”
黃大師著,眼角不禁滾落幾滴熱淚,他閉目不語,片刻後繼續道:“那日起,皇帝陛下開始消沉,日日夜夜沉迷於酒色。那日起,獻血染紅了大漢河山。那日起,兩萬蜂子死,八萬蜂子藏。
我們也不相信蜂王會死,更不相信蜂巢會就此覆滅,便一直苦等,這一等就等了整整十六年。”
黃大師睜開雙眼,看著李安民道:“終於,我們等到了一個身有幽冥氣的少年,等到了你。”
忽然,黃大師拍打著衣袍,跪在了李安民的身前,恭聲道:
“皇城黃記鐵匠鋪蜂子,拜見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