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道祖聖祠,五爪青龍(2 / 2)

劉備一路匆忙行走,心中卻在想著:“本朝子老弱,董卓擅權,自稱九千歲,黨羽遍及朝綱,廣收幹兒子、幹孫子,門下有五虎、五彪、十狗,連本偏僻之縣裏的普通人也畏之如虎,噤若寒蟬。

那董卓為了逢迎子,又為了媚諛六位道祖,居然在下廣建聖祠,而且極其為不恥地將自己的泥胎送進每一間聖祠內,美其名曰侍奉道祖。

無數官員爭相拍馬,下聖祠如雨後春筍般湧出,便是我涿縣也有上百座之多,唉。

可憐下生民多艱……這下,未來也不知道會走向何方……”

此刻晴朗藍,氣爽朗,盛夏陽光下,就是古老的村莊,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孩童嬉戲,遠處是茫茫的田野和森林。

廣袤的平野深悠古老,空氣裏有著泥土的清新。

聖祠是董卓為六位道祖建立的聖人祠堂,日夜香火不停供奉六位道祖。六位道祖是造化地,揮手開辟世界的先道祖,被尊為聖人。

此祠遍布整個大漢朝,極其常見。

一般來,進門便是六個泥塑,分別是六位聖人,各自神色不同,其中有一位女聖人,泥塑雍容華貴,容貌瑞麗,瑞彩翩斕,國色香,令人一見驚歎。

除了這六位聖人外,還有旁邊點的泥塑,身材肥大油膩,臉龐堅毅,滿臉絡腮胡。這便是董卓了,他的泥塑居然排在六位聖饒後麵,雖然是侍奉道祖,但是卻大家都心照不宣,知曉這亦是為董卓借機建立的生祠罷了。

大漢朝這三十年來,徭役極其重,為了修建洛陽城內的元神台,每年從各地征發了百萬人。連綿三十年,數代人艱難建造,這就給下民眾造成了極其大的壓迫。

很多爺爺輩的農夫修建元神台勞作而死,兒子接替之,然後再勞作而死,最後孫子接替之。

民眾生活幾乎被壓迫到極點,董卓卻又為媚諛子和六位道祖,再加上自己的私心,大肆建造聖祠,官員們為了拍馬董卓,紛紛不顧下麵的民眾死活,導致下聖祠林立,民眾受嚴酷剝削,生活悲慘,機會難以活下去。

“唉!”

劉備心中歎息了一句,遙望自個兒家裏快到了。

這一片近郊是典型北地平野生活形態,屋舍之間相距很遠,有大片大片的農田,種著豆、黍米、高粱。田壟上是桑樹,更遠處是大片的樹林。

而官道筆直穿過去,黃土緊致密實,寸草不生,晴的時候踩起來還很輕快。

隻不過劉備一路走來,房舍都是敝舊屋舍,田野中勞作的人,多半是同樣衣著寒素、麵帶臘黃的農人。

陽光斑斑駁駁地照著,穿過村子兩旁的樹木,空氣中似乎泛著一絲新鮮的味道。

一間院出現在路旁,院子前有一顆大桑樹,高五丈餘,遙望之,樹冠重重如車蓋。

“我兒,下市回來了?”

一聲蒼老的婆婆聲音從屋內傳來。

“娘……”劉備沒有賣得幾文銅錢,心中情緒黯淡,低聲叫道:“孩兒……路上疲憊,想要睡去,並不饑餓……”

劉備將草鞋和草席丟在地上,推辭了自己家老母的稀飯,自己去搬了個門板,往大桑樹下一放,躺了上去,呼呼睡去。

劉母歎息幾聲,將稀飯放在屋內。她也不吃,隻是靠著門,坐下看著兒子,怔怔發呆。

忽然她的眼睛似乎花了一下,隱隱似乎見有雲氣從劉備身上升起,色澤發青,其中似乎有一隻五爪青龍在張牙舞爪地愜意遊動。

“五爪青龍?此氣發自我兒之身,跟大桑樹地脈相連……”

劉母心中詫異,揉了揉眼睛,眼前景象瞬間消失,依舊是劉備在樹下陰涼處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