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錢某入遼(1 / 2)

<()

曹鼎蛟一臉嚴肅的說道:

“所謂大明之四個現代化目標,四個現代化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陛下也可以理解為,大明應該全力發展工業,商業和農業。

臣竊以為,整個大明都該學習大同的生產方式,建立一個生產資料齊全,基礎設施完備,工業化成體係的大國。”

崇禎皇帝一聽曹鼎蛟這麼解釋,隱約感覺就是他的目的要提高農工商的地位,可是大明的讀書人會答應嗎?

崇禎皇帝便道:

“鼎蛟,你這想法天馬行空,朕有些聽不懂,可否再具體一些?所謂四個現代化該如何實施,如今大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曹鼎蛟便答道:

“陛下,其實咱們軍隊已經開始朝著國防現代化發展,陛下也看見了其中的好處,我們軍中所使用的巨炮,士兵們手中精銳的火銃,還有新軍和京營所訓練的軍紀分分都是國防現代化的體現。

去年,微臣上任山西代理巡撫,在職期間發展的大大小小工廠三百餘座,大概有四十萬人入廠,可他們創造的利潤實屬大得驚人,過年時陛下可以看看今年山西上繳的稅銀有多少,嘿嘿嘿。”

崇禎皇帝大吃一驚,便道:

“噝,原來這就是你說的四個大明現代化,實際上山西已經開始實行了,那大明的其他行省有例可循,那就可以按照山西大同的方式嘍。”

首輔楊嗣昌拉著曹鼎蛟的手問道:

“這不可能,據本官所知,山西大同的人口不過百萬,四十萬人從工,僅憑山西大同的糧食如何養活這麼多人?去除老弱婦孺,還有那些上學的孩童,哪裏還有人手去耕田種地。”

曹鼎蛟笑道:

“非也,好叫楊大人知曉,山西周圍的地不少,為了發展農業現代化,我山西官府大力推動了土豆的種植,土豆耐旱不說,一畝地的產量還非常的可觀。

再加上山西還有專門的農科院,首席大院士宋應星便是在其中掛職,他的大兒子全力以赴帶著團隊們到山西各個府縣推廣農作物的種植。

如今在山西一個人種地足以養活五個人,多出來的人就可以去做工,做工拿的想餉銀足夠一家幾口生活,還有結餘。

工人們做出來的產品量大而又實惠,所以價格便宜,比如玻璃,又比如香皂,再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專業並配套設施完善的加工工廠,所做出來的產品物美量大品質優良,容易被市場接受。

然後商人們再從山西進貨,賣到周圍的省府縣鄉。

士農工商通力協作,形成了一個良好的良性循環,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受益者,這樣的模式,難道不值得整個大明借鑒嗎?”

崇禎皇帝聽完之後也是怦然心動,當即拍板說道:

“如今陝西之亂平定,朕也不急著回京,先去山西大同看一看,朕倒是要看看你曹鼎蛟治世之能。

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思安,國民大事,不可不察,需得小心謹慎才是。”

楊嗣昌覺得不妥,好像陛下有種要被帶入坑的趨勢,曹鼎蛟不是武將身份出仕的嗎?怎麼現如今卻是一股諸葛武侯三分天下的趕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