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非在萬壽節上侃侃而談的消息不脛而走,崇禎皇帝也為其打掩護,好叫大明的不少達官顯貴都得知了陛下新得三寶。
玻璃鏡,香皂,水晶杯。
崇禎皇帝落落大方的賜予了幾個閣老三塊上品的香皂還有三樽水晶杯,至於六部尚書也有幸得到了一塊香皂和一支水晶杯,其他人隻能看著,默默的流著口水。
上有所好,下行必效。
不少人都在打聽,這東西哪裏有賣?
……
皇宮後院,崇禎皇帝看著幾大箱子的香皂和幾大箱子的玻璃鏡,以及好幾大箱子的水晶杯,整個人都是覺得索然無味,畢竟這些東西和他的幾件寶貝比起來差遠了。
不過,朱由檢還是疑惑的問道:
“這些東西真的能助我們解決大明財政危機和軍費問題?”
董非便道:
“陛下,卻也不難,大人說的話,卑職一向是相信的,隻需操作一番便可。”
崇禎皇帝心頭一陣火熱,不過表麵上還是裝作不動聲色的說道:
“你們看著辦吧,朕倒是無所謂,配合就是。”
京師風波起,遠在山西的曹鼎蛟卻沒有閑下來,而是把目光盯向了更多的黑科技。
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全麵型的人才宋應星,不好好的壓榨一下,怎麼對得起他穿越者的身份?
曹鼎蛟很知趣地當起了理論家,隨口提出了好幾個目標,然後給了幾個基本的原理,就直接甩鍋給宋應星,宋應星更加的驚為天人了,曹大人果然是吾道中人呢。
而曹鼎蛟則不得不考慮遼東大清的威脅了。
農耕民族對上遊牧民族,總是很吃虧的,哪怕兵威鼎盛的漢唐,亦是互有勝負,強盛時將這些草原民族趕得遠遠的,一旦自身衰弱,那些草原民族又死灰複燃,錚錚鐵蹄踏破關防,燒殺劫掠。
而皇太極的大清準確來說是一個半遊牧半農耕的民族,連年不斷的戰爭導致大清的部隊水準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這也是沒落的蒙古和頹廢的大明不能相比的存在。
邊軍的軍功製度早就崩壞了,殺良冒功紀律敗壞的情況不少見,這也導致大明基本上有戰鬥力的都是私軍,普通的衛所兵和普通的邊兵根本就沒啥戰鬥力了。
宋應星帶著一眾工匠國著高爐打轉,眉頭都皺成了一團,隻因曹大人提出需要更好的鋼材,造出更薄更輕便的大炮,而口徑則要變得更大,這種難度可不小。
遠處的山坡上有騰起一股黑煙,然後悶響聲才傳進耳朵,那些老工匠發現自己研製的“新式武器”似乎有很強大的威力,正為了尋找最佳的配方夜以繼日的不停試驗,似乎煥發了人生的第n春,完全不知疲累…
宋應星一手拿著望遠鏡看向了遠方,對應的方向正是山坡那邊,感歎著說道:
“這一次試炮射程倒是遠的不少,不過還要多多測試一下耐用性,看看這樣的一門炮能打多少發,多弄幾門炮試試。
對了,再專門弄一門炮,看看連續打多少發會炸膛,記得讓人離遠一點。”
宋應星自從成為了巡撫大人的貼身文書之後,逼格直升,甚至隱隱有一種成為了山西二把手的感覺,宋應星頂頭上司山西布政使一個月見曹鼎蛟的麵都不如他多。
整個山西也沒有人敢得罪宋應星,畢竟宋應星直接成為了他曹某人的代言人。
而曹鼎蛟這位山西巡撫大人也沒有作為地方大員的自覺性,每個月就那麼兩三天,坐在公堂之內處理公務。
其他的時間就是往軍營跑,要麼就是來他的工廠視察,或者陪著宋應星在科研基地搞發明。
曹鼎蛟的夫人於瑞瑩卻是痛並快樂著,在順水公司的集團總部,業務員們可是忙得不可開交,各種訂單滿天飛。
“南京,南京要求我們是趕緊出貨三千塊西洋鏡,二千盒香皂和五萬盒肥皂。”
“老孫,你這就有點不講理了,這批貨明明是我們江西先預定的,憑啥你一來就要帶走?”
“都別爭了,各位老哥哥們,我這邊是遼東特供,直接輸出給皇太極的,你們還是乖乖讓路吧,嘿嘿嘿!!”
眾人鬱悶的看著那個臭不要臉的業務員,誰叫遼東確實是他們順水集團重點關照的對象,為啥,遼東女真人的錢確實好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