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清君側(1 / 2)

亂!亂!亂!

超過數十萬士兵的慘烈廝殺,整個南京都打成了一鍋粥,原本叛軍才幾萬人馬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

可是,有心算無心,遼東將領鮑承先,王世選,鄧常春等人教唆部下扯旗造反,再加上他們帶了大批的銀子收買中高層將領,導致整個京營將近八萬人發動了叛亂。

原本,京營的前身就是遼東大軍,十幾萬人馬擴充為了三十萬兵馬,原本遼東大軍的軍紀真的是不敢恭維。

因此埋下了很深的隱患,加之崇禎皇帝從曹鼎蛟那裏學會的發餉方式導致了一大批中高層將領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利益。

當然,這事件的直接受益人就是剩下的普通士兵,幸好崇禎皇帝早早的就安排好了此事,不然跟著這些將領叛亂的士兵將會更多。

有心算無心,遼東將領鮑承先,王世選,鄧常春直接帶著八萬兵馬擊潰了京營的大營。

吳襄,祖大壽遭遇了江南這邊造反部隊的夾擊,十數萬鹽丁,漕運,地方千戶所,還有一些大家族的私兵死士也加入了這場叛亂。

……

吳襄在數百名的家丁護衛下,終於是殺出了重圍,然後追上了祖大壽,祖大壽趕緊跑出來接應,祖大壽氣喘籲籲的說道:

“老吳,我這邊先把部隊帶回南京了,大概隻帶回去十萬兵馬,其餘的人馬都快潰散了,或者被鮑承先,王世選,鄧常春這幾個狗東西裹挾造反了。”

吳襄臉色非常的黑,他這邊的損失太大了,部隊基本都被打散了,本來兩人商定了一起鎮壓京營,結果問題就出在了他的老部下手上,他本人都是半隱退的狀態準備放權了。

吳襄非常羞愧的說道:“全完了,我的手下基本被打散了,我無顏愧見陛下,到老了還落了個晚節不保的名聲。”

祖大壽隻好安慰道:“活著就行,留著這條爛命去跟叛賊拚命去,咱們先撤回南京城再做打算。”

“也隻能如此了。”吳襄跟著一起逃回了南京。

……

遼東將領鮑承先,王世選,鄧常春幾人齊聚楊州,這些人直接帶著十萬叛軍來了揚州,無它,必須要給士兵們補足造反的軍餉啊,誰沒事會帶著幾百萬兩銀子出門啊?

而且,南京再怎麼說也屬於堅城,崇禎皇帝到來之後還加緊修繕了一波,盡管那些叛軍獲得了南方士紳的支持,大量的財力和充沛的物資能讓他們短時間內膨脹起來,但是,想要把這些軟實力變成硬實力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不整合不知道,一整合嚇一跳!

揚州,稀裏糊塗就弄出了四十萬叛軍,有正兒八經的朝廷的京營,也有地方上的千戶所。

戰鬥力稍微差一些的就是那些鹽丁千戶所,甚至還有浙江湖北的水師過來投靠,然後山賊土匪流民安插其中。

徽商們在裏麵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們既是組織者又是串聯者,當然,還有東林黨的配合,那些書生就是他們的試探,他們要嚐試就回那些被關押的官員。

鹽商的利益牽扯了太多的人,以至於很多人喪失了理智,他們決定要扶持一個聽話的人,崇禎皇帝已經變了,不再是當初那個剛剛登基的信王了。

皇帝不聽話了換一個就是,天啟皇帝的死因就很蹊蹺,很多人都說是魏忠賢幹的,然後透過事件的本質看結果,真正獲得的利潤的並不是魏忠賢,而是那群非常惡心的東林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