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南京大早朝!文武百官齊聚。
關於朝會製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周禮》中就有相關的記載。
中華的朝會製度主要體現為君主作為權力核心通過臣下覲見的方式了解到國家機器運行中的故障與弊病。
就明朝的朝會來說早朝也是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
因為早朝是一種皇帝固定的接見大臣的形式,因此在整個明朝的發展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隨著明朝早朝製度的逐漸廢弛,就形成了君王深居,不能及時獲得外界信息,從而政治生活遭到了破壞。
然後…咱們勤勉的崇禎皇帝又把這項傳統給撿回來了,除了咱們太祖,還有永樂皇帝之外,似乎就是咱們崇禎皇帝最勤儉努力了。
明代早朝現實門上“鼓三嚴”,在三通鼓後百官排隊等著鍾鳴開門之後入內。
文武官員分為左右兩列進入。
待皇帝進入安坐之後,由鴻臚寺“唱”入班。此時文武官員左右兩班齊進,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之後行禮,奏事。
曹鼎蛟依然自得的混入了遼東大軍的隊伍,祖大壽,吳老爺子他們這些武將跟曹鼎蛟倒是打成了一片,至於曹鼎蛟的頂頭上司督察院都尉禦使趙一閣隻是略微衝著曹鼎蛟點頭示意,然後就閉目佇立在門外了。
曹鼎蛟微微還禮,至於其他六部長官還有那幾位閣老,曹鼎蛟亦是打過招呼了。
文武官員徑渭分明,哪怕平常私交甚好的文武官員也沒有站在一條線上,可曹鼎蛟一聲不吭的就混入了武將的陣營,惹得不少人冷漠而視,甚至有人在輕聲細語。
因為穿著文官仙禽袍子的曹鼎蛟加入了一頓猛獸官服的隊伍中,顯得略微有些紮眼。
“哼,野雞飛入的豺狼窩,是禽是獸,還未兩可。”
“哈哈哈哈,兄台好文采,應該是禽也是獸,實在是可笑。”
“喂喂喂,大家都少說兩句吧,那是讓人家曹蠻子聽見了,擔心他一巴掌把你們給拍死。”
“哼,光天化日之下,他還敢殺朝廷命官不成,反了他了。”
那位梗著脖子說到,不過他聲音卻是小了不少。
“咚!咚!咚!”
三通鼓後,悠揚長遠的鼓聲傳到了百官耳中,大家整理了一下衣冠,這才依次魚貫而入。
明朝早朝所進行議論的事件極為繁雜,不僅僅涉及到國家中發生的大事,更是連細微小事也是由皇帝親自處理,如盜竊財物等等。
有明一代,皇帝廢丞相,權力得到了空前的集中,自身對於事物的處理量也就日漸增加。
這也就導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請旨,沒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實行。
然而這種情況卻催生出來的一種叫做內閣的東西,不過內閣首輔的權力還是不如以前的丞相,君權和相權要保證一個平衡點才能讓國家安定。
曹鼎蛟這下子沒有再玩鬧了,而是老老實實的跟在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趙一閣的身後。
趙一閣用著細不可聞,卻吐字清楚的聲音說道:
“今日朝中必定有大事發生吧,而且此事還不小。”
曹鼎蛟微微一愣,然後笑著說道:
“不管出什麼大事,陛下一定能夠解決,若是陛下不能解決,那麼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人哪怕肝腦塗地也要替陛下決絕。”
“要解決麻煩容易,要解決人心就難了,你好自為之吧。”
趙一閣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沒有多說什麼,曹鼎蛟雖然屬於他的屬下,實際上卻並不被他認可,若不是看在孔聖的麵子上,自己之前若是碰到曹鼎蛟少不了狠狠的責罵一番。
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夠當上按察司的正使,至少要有個二甲進士出身吧?
武將看資曆,文臣看出身。
我二甲進士就是瞧不起你賜進士出身,我前三甲就是瞧不起你二甲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