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山西大明男子天團(1 / 2)

崇禎八年十一月中旬,曹鼎蛟終於帶著人馬趕回了大同,如今天氣漸寒,北方也開始逐漸進入冬天了。

曹鼎蛟不僅帶回了大批的糧食,還帶著皇帝陛下的旨意北上,曹鼎蛟被破格允許在山西組建一支十萬人左右的北伐大軍。

崇禎皇帝還說有驚喜在等著自己,曹鼎蛟估計自己要來的大將已經趕到了山西了。

大同府,新任的大同縣令張煌言正在吩咐衙役清掃大街,前日就有騎兵來報,按察司按察使曹鼎蛟,遊擊將軍吳三桂攜皇太子殿下北上,今日就要到大同了。

張煌言可謂是明末東林黨中為數不多的閃光點了,不僅有能力而且算得上是南明的中流砥柱,張煌言與嶽飛、於謙並稱“西湖三傑”。

於謙可不是抽煙,燙頭,喝酒那位,那是大明朝的於少保,(狗頭保命)

曆史上張煌言曾任山西鹽運司判官,官至刑部員外郎。

如今山西大同文官隊伍缺人,曹鼎蛟又向崇禎皇帝申請了此人來加入了北方添磚加瓦的事業。

故此崇禎皇帝才讓張煌言外放大同,由一個舉人身份擔任大同七品知縣,算得上是升了半級。

然而,張煌言並不是山西的主角,在他前麵更是有一個個大佬羅列,他們都在大同城門下攀談著,張煌言也隻有在旁邊旁聽的資格,並沒有插話。

“嘿嘿嘿,鼎蛟才幾個月的功夫就換成了太子少傅,但真是羨煞老夫了。”

“亨九兄,莫說是你,咱們大明朝的文人,哪個不羨慕啊?曹鼎蛟這小子倒是好大的福氣,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啊。”

“唉…,就由著這小子瞎胡鬧吧,到時候要是教壞了太子殿下,老子非得扒了他的皮抽他的筋不可。”

“嘿嘿……,老夫是不管你們怎麼瞎糊弄了,反正老夫是打定了主意,在大同這邊頤養天年了,美方的事還要靠你們幾個。”

“噠噠噠………”

官道上出現了一個龐大的車隊,這些官員們立刻翹首以盼,把目光投向了那股巨大的人流。

“來了,走,咱們去瞧瞧熱鬧。”

曹鼎蛟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麵帶路,馬車實在是讓他受不了,沒有減震係統不說,這官道實在是太差勁了,早就該修路了。

曹鼎蛟本來還在半睡半醒之間趴在馬背之上,他銳利的眼神瞅了一眼不遠處的大同城牆,又正好看見了城牆下麵那些穿紅帶綠的大員,突然曹鼎蛟猛地一下驚醒。

吾草之,這是何等的牛逼吾操……

曹鼎蛟揉了揉眼睛,最前麵那個老頭沒什麼印象,旁邊的那位大臣叫做洪承疇,洪承疇的旁邊則是曹鼎蛟的叔父盧象升。

曾經號稱大明第一文人的盧象升,抱歉之前文人之中真的是找不出一個比他更能打的人了,不過,曹鼎蛟來了之後,他隻能竊取第二了。

曹鼎蛟靜音接著往下麵掃去,赫然發現自己的叔父也在這群大佬的隊伍之中,曹文詔,曾經的軍中第一猛將。

幾萬人中都能殺個七進七出,還有自己的兄長曹變蛟也在旁邊沉默不語。

對於曹文詔身後那些軍中的叔伯曹鼎蛟倒是有一些印象,不過旁邊那些人就不怎麼認識,看著人家的身著打扮,品階一定不會低。

可以這麼說,如果金兵這時候喪心病狂地帶著十萬人在大同來一波不死不休的攻城,那麼大明的架海紫金梁,今天玉海柱得倒一半。

曹鼎蛟趕緊對著旁邊的大舅子吳三桂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