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投降的明臣(1 / 2)

“唉,來人,把本官的狼牙棒給收起來,本官今天就要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王二發問道:“大人,您打算怎麼做呢?”

曹鼎蛟當然是令人驕傲的說道:

“必須是打服他們啊!”

“啊……”

隻見曹鼎蛟掏出了一根碩大的棗陽槊,大杆之上麵寫著八個大字: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曹鼎蛟這一次在身上外邊還套了一層黑甲,作為他標誌性武器的狼牙棒則是被他暫時冷藏起來了,此時此刻,他手中用的正是那一杆棗陽槊。

《說唐》中的兵器單雄信的武器,長丈八,重一百二十斤,槍頭略寬,槍身較重,單雄信將此槊耍得出神入化,曾在黃土崗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打退官兵。

曹鼎蛟用的這一杆棗陽槊可重達一百三十五斤,而且這家夥還覺得太輕了。

曹鼎蛟他們的目標正是投降了闖賊的四大總兵,那一夥已經攻進了自己京城的降兵此時此刻囂張無比。

正陽門外的闖軍還不知道自己大禍臨頭了。

……

唐通,王承爾,白廣恩,陳永福等人齊聚正陽門。

“吃他娘,著他娘,吃著不夠有闖王。不當差,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也不知是誰,帶頭喊起了迎闖王的口號。然後正陽門大街兩旁擁著的百姓都跟著一塊兒呼喊起來了。

越喊越起勁兒,一片“吃他娘、著他娘”的呼喊,都蓋過城外重新響起的虎蹲炮的轟鳴聲了。

開門迎降當然不會隻有北京城的百姓……連百姓都知道大明朝大事不好了,當官的還能不知道?

所以在京師官場上,早就有人在謀劃要棄明投順了。而兵部待郎張縉彥又是投降派的首腦人物之一。

張縉彥也沒有離開北京危城,而是四處走動,拉攏了一批誌同道合的門生故吏,準備一塊兒迎新主,投降李自成。

終於來了!

“哈哈哈!”張縉彥猛一拍桌子,大笑三聲,“大事成已!”

他瞧了眼廳堂中和他一起在聽消息並商量對策的官員。“諸位,跟張某去正陽門外迎新主吧!”

他現在租住的房子不在內城,而在外城,就在緊挨著正陽門大街的廊坊胡同。租了一所大宅。

除了自己一家居住,還養了許多家丁,都市他當兵部待郎時從京營之中拉攏來的亡命。

名義上是看家護院,實際上是為了方便迎降。

到了十七日流賊大軍兵臨北京城後,不少和張縉彥誌同道合的官員,也都帶著家眷搬到了外城,完全是為了投降方便,而且也好共舉大事。

今天早上,這些人都聚集到了廊坊胡同,一個個袍褂整齊,伸長了脖子等著李自成進城的好消息。

現在消息終於來了,這可太好了!

一群大明官員,就這樣喜氣洋洋的跟著張縉彥,帶著二三十個武裝家丁出了宅門,很快就上了正陽門大街。

也不知怎麼就跟著張縉彥加入了棄明投順的隊伍了。

除了張縉彥之外,今兒和張縉彥一塊兒的還有庶吉士梁兆陽,庶吉士周鍾,庶吉士魏學廉,國子監丞錢位坤,少詹事項煜。

個個都是才高八鬥的飽學之士,想來在李自成那邊,也是有他們的用武之地的…

“吃他娘,著他娘,吃著不夠有闖王……”

在一片迎闖王的歌謠聲中,一群伸長了脖子迎新主的大明官員,總算是見著了讓他們日思夜想的大順天兵。

唐通,王承爾,白廣恩,陳永福等人齊聚正陽門,看著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臉上都是寫滿了驕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