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官曹化淳的帶領下,一支隊伍隊伍緩緩地離開了京師。
在這馬車的四周,有數百名精銳的騎兵護衛左右,領頭之人正是董非,按察司僉事董非。
曹化淳很不甘心,本以為找到了一個討好主子爺的機會,可對麵那個惡心的家夥一直在討主子爺的歡喜。
在曹化淳的眼中,董非如同一個大奸臣一樣,在蠱惑著年幼的小太子,實在是可惡,怎麼能跟老娘搶恩寵呢?
小太子朱慈烺還是第一次走出京師,臉上寫滿了興奮的神色,驚喜的說道:
“董僉事,曹將軍真的一人打敗了三萬蒙古大軍嗎?那些武勳世家的小子,前幾天都在議論這個呢,不少人都崇拜著曹大人呢,說是將來也要當曹大人這樣的文官。”
董非笑道:
“嗯,曹大人可威風了,大明百姓沒有一個不佩服的,家家戶戶都畫上了曹大人的畫像,也是求個好的寓意,就是希望就是希望曹大人能夠守護千萬百姓的安全。”
年僅六歲的皇太子皺著眉頭說道:
“可是大師傅們說,千萬不要學曹鼎蛟,這又是為何?難不成大師傅們不喜歡曹大人。”
董非笑著解釋道:
“太子,我們家大人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優秀的人往往會遭到別人妒忌,隻有你優秀到別人連妒忌的心都生不起來的時候,那你才算真正的成功了。
沒能力的人才會嫉妒別人,有能力的人隻會想著怎麼超過別人。”
朱慈烺笑道:“原來如此,本宮明白了,原來不遭人妒是庸才這句話的出處就是如此,想必曹鼎蛟大人便是如此。”
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太子為人白皙而美,善應對,其足骭骨皆雙,上甚愛之。
董非感歎的說道:
“是啊,大人就是這樣一個忠君憂國之人,為了大明中興他都願意奉獻出一切,他甚至說過,隻要大明有需要,某曹鼎蛟身無旁物,唯有一副忠軀可以捐國。”
董非和太子兩個人又商業吹捧了一大半個時辰,把曹化淳都看得都蛋疼……呃他沒有那玩意兒……腎疼腎疼。
聰明的太子又問道:
“董僉事,咱們讓蒙古人吃了個大虧,他們不會報複咱們吧?如今曹大人身負重傷無法出戰,若是賊軍來攻城,這可如何是好?”
董非笑道:“如今草原都被曹大人攪了個天翻地覆,各個蒙古部落都被他打殘了不少,蒙古人哪裏還有南侵的心思,隻要提防他們狗急跳起牆,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隻是,金兵那邊有什麼動向就不好說了,畢竟他們離咱們大同隔得遠,再怎麼說也打不到咱們大同這裏去。”
太子殿下沮喪的說道:
“看來父皇又要操心遼東那邊的事情了,前幾日父皇還砸了不少器皿。
拔下去的四十萬銀子連個水花都沒有看到就不見了,結果底下還是發生了嘩變,咱們的大明這是怎麼了。
下麵的貪官汙吏怎麼這麼多啊,大師傅們不是說現在正是眾正盈朝麼?底下的人還在商議著征收平遼餉,唉!父皇說這是惡政啊。”
董非看著有些眼紅的太子,寬慰著說道:
“陛下且放寬心,船到橋頭自然直,車到山前必有路,這大明的頑疾總會有人去解決,總會有人去想辦法解決,咱們要做的就是默默支持那些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