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前往新野拜見杜霍。
據他所言,其兄諸葛亮昨夜歸還,杜霍今日便可前往其住處,與之相見。
杜霍得知此消息,當即便攜關羽張飛一同出發,直奔荊州東關。
按照遊戲劇情設定,諸葛亮的收取雖有些拖延,但倒卻也並不算太過複雜。
另外,此處的設定,與耳熟能詳的三顧茅廬的故事,也有著些許出入。
在遊戲中,劉備隻是兩顧茅廬,便成功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
而此時,杜霍所經曆的遊戲劇情,倒是與遊戲本身的設定,並無太大區別。
三人三騎攜重禮,來至諸葛亮居處。
據書童稱,此刻諸葛亮,正深臥房中,酣睡如泥。
為了滿足劇情的要求,杜霍不遺餘力的,將想要拆諸葛亮房子的張飛,給阻攔了下來。
三人立身房外,苦苦的等待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盼得諸葛亮睡足蘇醒。
“哎呀!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屢蒙將軍枉臨,真是不勝慚愧!”稍整衣冠後,諸葛亮快步出迎,原本清秀白淨的麵容,竟被他硬生生的,擠出一副誠惶誠恐神色來。
“聽聞先生有經緯地之才,故特來向先生請教。順便鬥膽請先生出山,與我共扶漢室,成萬古功名!”杜霍躬身施禮,謙卑之詞,張口即來。
“將軍若想扶漢,那必得先成霸業,現如今當世諸侯之中,北方曹操占時,南方孫權擁地利,將軍握人和!以亮拙見,將軍可先取,荊州為家,後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謀中原!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隻言片語之間,便將下大勢剖析通透。杜霍雖早有預料,但當杜霍真正與之接觸的時候,卻依舊被其言語神態所折服。
此時諸葛亮正處年輕氣盛之時,羽扇綸巾意氣風發。乍一看去,仿佛仙靈降世,與世間俗人難以並論。
“先生一言,令我茅塞頓開!今得有先生相助,日後功名大業,必定唾手可得,大漢基業亦可興旺百世!”杜霍先入為主,也不管諸葛亮同意與否,便隻顧信口開河!
“將軍,亮雖願為將軍答疑解惑,但卻並未答應將軍,出山相助啊!”雖杜霍已然先入為主,但諸葛亮卻仍舊不願答應此事。
不僅如此,他這句話中,似乎還隱隱藏匿著,對杜霍的責怪。
“莫非先生想看大漢亡國嗎?莫非先生不是大漢的子民?”
文學典籍中,每當談到隆中對時,無一不是劉備,哭抹淚的邀請諸葛亮出山相助。
雖然這其中多半有些虛假的成分存在,但卻難免也有些丟失顏麵。
而當同樣的問題,出現在杜霍麵前的時候,他卻並不打算采用這種方式。
“亮固然是大漢子民,大漢凋零,那也是亮所不願看到!”諸葛亮笑顏盡收,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臉的凝重。
“既然先生是大漢子民,且不願看到大漢凋零,那先生便應該與我一同匡扶漢室!”杜霍咄咄逼人,絲毫不給諸葛亮留有餘地。
“將軍……”
“先生,我希望在你回答我問題之前,能再細細的考慮一番。此事絕非兒戲,請先生務必慎重!”杜霍此時多半已經猜到了諸葛亮的想法,當他把大漢社稷,強加在諸葛亮身上的時候,諸葛亮必定不會加以理會。因此,諸葛亮的回答,那必然也是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