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流求(1 / 2)

七月流火。

南方的熱不,而且還很潮濕。

嶽飛被任命為福建路經略安撫使,同時,朝廷下令江州軍改為水軍,一半駐紮泉州,一半移駐流求,要求在流求開拓屯首發

流求的平湖(今澎湖)在宋代就有不少漢民居住,由於經常受到海盜的襲擾,在南宋初年,宋朝就派有一支三百人的駐軍常駐平湖,經維護島上的治安。

朝廷從泉州、漳州招募了三千戶廂軍,又從北方的登州、萊州招募了三千戶新軍,再加上六千江州軍,成了第一批前往流求(今台灣)開拓的部隊。

泉州本就是一個然的港灣,而且造船業和海運發達,港口內舟船雲集,有許多來自大食的胡商在這裏定居。設在這裏的市舶司每年收益豐厚,是南宋主要的財稅來源之一。

張憲和楊再興等騎將在聽到江州軍被改編為水軍臉上直抽搐,我們是騎兵,現在卻要在海上打仗,這朝廷的命令也有些太不靠譜了吧?!

可是命令總歸是命令,即使是心理想不通也得服從。

朝廷泉州水軍的戰船就停在港口,五千多水軍也正等著嶽飛進行接收。

閩人話很難讓嶽飛這位出身北方的一方大員聽得懂,好在宋朝福建路讀書風氣日盛,科舉中第的文臣不少。譬如名臣李綱、李光父子祖籍就是福建。出身建州的泉州知府林仁裕現在大部分時候,都成了嶽飛身邊的通譯。

江州軍大部分都是一些旱鴨子,在江河裏遊泳也許倒沒什麼,可是到了大海上,還是有不少的人會暈船。

朝廷倒也算是體諒嶽飛,從海門的水軍給泉州水軍調來了六艘蒸汽戰船,使得泉州水軍的實力大增。泉州水軍實力本就不弱,各種大戰艦原來裝備得並不,隻不過在南宋官家逃跑時,把所有的大艦和大船都席卷一空。

官家趙構對於嶽飛來是有知遇之恩的,所以嶽飛對於劉江所提議的出海去搜尋南宋君臣的建議並不很感興趣。

既然官家已經棄國出海,就隨他們去好了。

“張憲、王經、傅選,帶上你們的士兵,連同戰馬一起登船,和泉州水軍一起出海,見識一下什麼是遠航的船隊!”嶽飛在接手泉州防務之後,就準備先看看朝廷命令他前去開拓的流求島到底是什麼情況。

這些戰船都是近海戰船,隻有十多丈長,那些新建造的大海船現在還在船塢進行建造。

嶽飛自己則在漢陽水軍統領出身的劉杞陪同下,登上了“安遠”號。這是一艘新建的蒸汽大艦,長達三十餘丈,讓泉州水軍出身的將領們羨慕不已。

這是可以裝載六百名軍卒的巨艦,艦身外包裹著一層鐵脅裝甲,站在甲板上感覺非常穩定,與那些艦上完全不同。

“流求島到底有多遠?”

嶽飛問身邊的陳家驥。

“順風的話隻要三個多時辰,島上住著許多的土著,用樹枝,獸皮遮身,猶如野人。”陳家驥道。

“哦,這麼,倒和大理的山民僚人差不多。”嶽飛點了點頭,“看朝廷的公文,那裏還能種地?”

“稟大帥,這流求中部有高山相隔,目前還不知多大。不過,據平湖漁民相告,那流求似乎比整個泉州還要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