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給我一些銅板,我要買一些邊角料做荷包。”林卿和林母商量道。
林母歎了一口氣,從箱子底拿出一個荷包,倒了一小塊碎銀子遞給林卿,“家裏也沒多少銀子了,這些你拿著先用吧。”
接過碎銀,林卿看著才四十多歲卻已經頭發花白的林母,眼淚奪眶而出,“娘,你放心,我一定會早日賺錢,讓你和爹爹過上好日子。”
林母抱著林卿拍著她的肩膀安慰道:“隻要你們能過得好,我們就知足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林卿又一次在林母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她在心中已經將林母當成親生母親了。
北山村的貨郎每十天來一次,距離上次送羊奶已經過去了十八天,還有兩天就是貨郎來村子的日子了。
北山村地勢偏遠,要去一次城裏十分不易,一般沒有大事村民們都不會去城裏的。
貨郎的貨物十分齊全,也夠大家的日常所需。
終於到了貨郎來村裏的日子,林卿早早的就拿著銀子在門外等貨郎。
“嘿得隆咚!嘿得隆咚!”遠遠傳來貨郎的鼓聲,這鼓聲就是貨郎叫村民們出來買貨的信號。
終於到了林家,貨郎看到林卿張口就叫妹子,熱情的很,“妹子,你要買什麼?隻要你要的,我這都有。”
“小哥,我想要一些綢緞的邊角料,你這有嗎?”
“有啊,我這正好剛收了幾家綢緞莊的底貨。”北山村貧困是十裏八鄉有名的,所以貨郎每次來這裏都會帶一些便宜的邊角料。
很多婦人都喜歡買回去,拚湊一下,繡成荷包再轉賣繡莊,賺個手工錢,其中林母的繡活是最好的。
貨郎邊說邊將扁擔前麵的小筐打開,很多顏色各異的碎布頭就展現在林卿麵前。
林卿蹲下慢慢的挑著,她挑了足足有一刻鍾,挑了六塊布,“小哥,這個布多少文一塊?”
貨郎看了一下布的大小,笑著說道:“妹子,這麼大的布,我就收你十五文一塊,這六塊一共九十文。”
林卿又挑了十多種顏色的繡線,一共一百一十文,古代的銀子購買力可比現代強多了,林卿感概。
林卿將手中的碎銀子遞給貨郎,貨郎用和戥子,也就是小秤量了一下銀子,林母給她的是兩錢銀子,貨郎找給林卿九十個銅板。
林卿拿著碎布頭子和銅板回到家中,她並沒有將剩下的銅板還給林母,等她將荷包繡完還得去城裏賣給繡莊,去城裏也需要銀子。
林卿抱著布直接去了林母房間,和林母一起研究著繡什麼樣的荷包會受歡迎,林母經常繡荷包,對這方麵很懂,她將自己的經驗都告訴了林卿。
回到房間林卿將布都剪成合適的大小,她打算做一個拚色的荷包,做一個藍色打底,用紅色的布剪成一個小兔子,再用繡線在上邊繡上花草與河流。
林卿用了四天時間,繡了六個荷包,她做著去城裏的牛車晃晃悠悠了一個半時辰才到了北山城。
北山城地處東北,每年冬天都大雪紛飛,所以北山城建的很是雄偉粗曠,高大的城牆讓當地百姓很有安全感。
林卿望著城牆發呆,心裏想著進城還需要繳納十個銅板的入城費,希望自己這次可以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