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代表蓋家的資格(3 / 3)

話說完,老人已經走到人群跟前。眾人一看,蓋作平扶著的正是蓋士村解放後第一任村支書蓋法候,是蓋士村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人。

“哎呦,老輩子咋來了”六十歲以上年紀大的蓋姓人叫到。

“信候爺,你咋出來了。”

“祖爺爺,啥風把你吹來了”

“太爺,這有段時間沒見到你了”

“呀,活先人,你來啦”

蓋姓人群裏各按各的輩份叫,蓋大龍按輩份把蓋法候叫祖爺爺,當地人叫祖爺,他和蓋大龍的親祖業同輩,兩人相差二十來歲,今年蓋法候已經91歲,是全村最年長者。

人群裏有眼睛尖的,趕緊跑去搬一把藤條靠背椅過來給蓋法候坐。

陳至生是蓋士村第四任村支書。第一任村支書是蓋法候從建國後一直幹到六十年代末,第二任村支書是蓋作平從七十年代幹到八二年分田到戶,第三任是鄭則平從八二年一直到前兩年,第四任就是陳至生。

蓋法候在五十年代就是農業生產勞動模範,曾經受到***的接見。在抗美援朝支前和抗美援越支前運動中帶領全村人民足額完成農業生產,足額上繳公糧,還額外完成農副產品養殖任務,受到***的表揚。

高所長、陳至生、柳勳看到蓋法候慢騰騰走過來,都走上前去攙扶。蓋法候慢慢的走到大榆樹下,先看看國土局的三個人有沒有事,再看看村裏的村民,然後捋了捋胡子,朝著人群方向點點頭。

“好啊,蓋家後繼有人了…………你們剛才說蓋大龍沒有資格代表蓋氏家族。你們中的年輕一代回去問下你爺,你祖爺,解放前蓋家的族長是誰?問看看“鐵騾子”是誰?沒有蓋大龍他祖爺,哪裏有你們這些人,到你們爺那輩都餓死了…………說到這個蓋家祠堂,你們認為蓋大龍沒捐錢,沒有資格說這些話,你們一個二個的認為捐點錢就能代表蓋氏家族了,回去問你們屋裏的老人,沒有蓋大龍他太爺,這個蓋家祠堂早都在民國時期都燒光了…………啊,小的們不懂事,老的也不懂事。”

幾個年長的蓋姓老頭站出來商量後,其中一個站出來說。

“信候老輩子說的對,咱們做人得講良心,吃水不忘挖井人,確實沒有人家蓋大龍太爺,咱們這祠堂就不會保存下來,沒有他祖爺當年就要凍死餓死很多人。要是按老理兒,按祖法,那他確實是有資格代表咱們蓋家的。”

蓋大龍聽祖爺和老一輩的說完,就接著話說。

“這件事是突發事件,村上,所裏都來人處理了,現在大家這麼鬧,把信候祖爺都驚動了,他老人家都90多歲的人了,還為村裏的事操心,我覺得是不應該的。所以今天這個事情,就按上麵領導的意見處理,大家都散了回去吧。”

圍觀的村民看事情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也都各自收拾了工具,各自回家。

陳至生叫李木匠來把人家的測繪儀三角架給裝好後送到他家裏去,李木匠剛開始不肯,陳至生說今天這個事就是你家兒媳婦搞出來的,她不亂喊怎麼會出這個事情,再說你是木匠,這不是你拿手活嗎?拿去給人修好送我家裏去。李木匠被陳至生說的無話可說,就扛起測距儀回家去修理。

高所長看事情解決了,就和陳至生說以後有空要組織村民學習法律法規,派出所也會來參加。又和蓋法候和王主任打了聲招呼就收隊回所裏。

陳至生叫蓋大龍和蓋作平把蓋法候扶著回去,自己親自向老支書道謝,蓋法候鼓勵他好好幹,多為人民服務,多為村民幹點實事。

王主任一行人收拾了器材要回縣裏,陳至生極力邀請三人去家裏吃飯。

“不得行喲,現在工作紀律管的嚴,不能到外頭吃吃喝喝,現在還沒下班裏。”王主任說。

“哎呦,看你說這個話,咱們認識三十幾年了,又是老庚夥的,叫你到屋裏吃頓便飯,又不是去下館子吃。我叫屋裏燜了土雞和熬了麵片臘肉,都是你愛吃的菜,這不算違反工作紀律。你們過去在我那裏洗漱一下,我還有工作要向你彙報,一來一去也就到下班時間。咱們在家吃飯等李木匠把測距儀修好了送回來,我開車送你們回縣城”

王主任看看其他兩人也是灰頭土臉,這樣回去形象也不好,就長歎一口氣。

“那就這樣吧,在你村子裏挨頓打,總不能白挨吧,到你家去吃你個大戶,當是補償了。”說完招呼兩位同事跟陳至生、柳勳一起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