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曆史和傳統意義上來講,武者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心性的不同。
武者心性要強,講究武者必爭,由此來激發自身的血性、勇氣和潛力,達到愈加強大的目的。
應該,這種觀點在當今的武道世界裏還是非常流行的。
先不管真與假,最起碼它具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
在困境與災難麵前,永不妥協,絕不放棄,始終保持勇往直前和昂揚向上的態度。
與之相對應的是,普通饒心性,提倡的是一種順其自然和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什麼意思呢?
就是在麵對困境和災難時,要坦然麵對,安然接受,也就是盡快適應這個新環境。
針對武者和普通饒這兩種觀點,其實沒有對錯。
甚至從帝國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的眼中看來,後者的處世和處事態度要更睿智一些。
不過,武道世界裏對武者和普通人在心性方麵的主觀評價,並不意味著客觀現狀就是如此。
事實上,在武者群體中,還是有不少追求隨遇而安的武者的,比如很多從事武道研究、商貿往來以及社會教學類的武者。
這些武者在武道世界裏往往會被冠以氣血武者的稱號,言外之意就是,他們是一群不願或者不喜歡武者必爭理念的人。
與此同時,在普通人之中,也絕非是每一個人都願意安於現狀,而是有不少人都是勇於逃離舒適區,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他們甚至有時候會表現得比較偏執和爭強好勝,或者隱藏在骨頭裏,或者表現在臉上。
正是因為這些客觀現實的存在,也使得武者與普通人之間在心性方麵的區別不是很明顯。
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心性並不是區別武者和普通饒關鍵要素。
不過,無所謂了。
畢竟那玩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公公有理,婆婆有理。
但是,有些東西卻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的。
第二點,是身體的不同。
體魄。
氣血。
精神。
武者的體魄顯然要比普通人強大得多。
骨骼強大。
肌肉健壯。
血脈發達。
體力好。
力氣大。
肺活量大。
速度快。
跳得高。
……
表現在各方各麵。
武者的精神也要比普通人強得多。
計算能力。
邏輯能力。
精神念力。
……
不過,武者與普通人區別最大的地方,還是在氣血方麵。
起來,普通人如果注意鍛煉的話,特別是進行足夠量的有氧運動,體魄也會慢慢提高的。
隻不過,這個提高根本無法與武者體魄的提高相提並論而已。
還有精神。
普通人,特別是從事腦力勞動的普通人,尤其是一些物理學家,他們的精神不但會不斷提高和進步,甚至還有可能達到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所以,精神高並不是武者所特有的。
然而,普通人與武者之間,在氣血方麵的區別和差別,卻猶如塹鴻溝,難以跨越。
怎麼跨越?
沒法跨越。
普通人進行體育鍛煉,提高的是體魄,而不是氣血。
普通人進行腦力勞動,提高的是精神,也不是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