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故事背景及後續(1 / 1)

說正事之前,先問一句,你們是不是以為本人太監了?哈哈哈哈,怎麼可能,我當時寫的時候可是以我的頭發做過保證的啊!

之所以耽擱這麼久,一是以為工作上的事情,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新寫的幾章一時興起加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導致之前預想的後續故事完全斷層,短時間不好圓回來,所以一直在想怎麼給不露痕跡的圓回來。

好了,說正事:

這本書我會以三部曲來寫,第一部:武俠背景!第二部:仙俠背景!第三部:神魔背景!

好吧,這個格局是有點大,而且跨度大意味著資料的收集以及故事的構建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最最最重要的是容易寫爛,但是為了防止寫爛才分成這三部。

故事背景,此為初步擬定。(初步擬定意味著後麵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改一些)

上古之時,混沌之境,最早誕生的生靈擁有無盡的生命,但在混沌之中,卻如被囚困的囚徒般。

直到盤古誕生,凝聚混沌至陽之力為刃,至陰之力為身,鑄造開天神斧,以陰陽肅殺之氣破開鴻蒙。

鴻蒙初分,清輕者上升為天,濁重者下降為地,是以天地分。

天地既分,大千世界自生輪回之力,無數凝聚不散的鴻蒙之氣凝化為十六件先天神器,隱遁於天地邊緣混沌未散之絕境。

盤古開天後受混沌之力反噬,於身死之時,攜開天功德,化世間萬物,則天地終成。

誕生於混沌中的生靈失去了無盡的生命,但卻得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是為九州。這些生靈誕生於鴻蒙,體內自有混沌之力,因此有種種先天神通。

然而九州之上,天地之間,失去了鴻蒙庇護,新的牢籠再次降臨,是為大千世界因果輪回之力,天地規則產生的天道之力。

這些生靈因為體內混沌之氣受到規則壓製,不願身死道消,於險境中尋得十六件先天神器以抗天道輪回。

有域外天魔,無形無狀,生於虛空。蒼天被破,域外虛空受到大地之力牽引,攜帶無盡天魔降臨,第一次神魔之戰發生。

此戰綿延千年,無數誕生於鴻蒙境中的先天生靈身死消散,魂靈不滅者化為先天靈寶。第一代魔主最終被十六聖人手持先天神器困殺於鴻蒙絕境,無盡天魔一時盡滅。

天魔既滅,九州瘡痍。那無盡虛空依舊懸浮於蒼天之上,醞釀著新一代魔主。聖人集神器之力,修補天穹,新天既成,牽引之力漸漸削弱,無盡虛空慢慢遠離,天道之力再次衍生。

天地分陰陽,神器自然也分陰陽。這千年神魔之戰,陰屬神器鎮壓魔氣無法消散被並未徹底遠離的域外虛空影響,最終妨主,聖人之中有漸生魔氣者。第二次神魔之戰爆發!

此戰不到百年,魔化聖人被鎮壓,所持神器亦被打碎消散於冥冥。餘下聖人戚戚然,於天頂之下,仿天穹之力,以神器再布下三十二重天,在第一層天頂之上建立天宮,以查天下有無魔氣再生,隨即隱遁修養。

三十三重天重重封印,隱匿於黑暗中的無盡虛空終於徹底失去了大地之力的牽引,徹底消失。

數千年後,女媧感天地之空,仿聖人之形,塑造生靈,人族誕生。人族誕生不過千年,魔氣再現,第三次神魔之戰發生,聖人被迫再現,迫於天地約束,隻得以門下弟子參戰,此戰身死仙靈靈魄盡被收於封神榜中,是為封神之戰。

封神之戰後,九州碎裂,第一次神魔之戰中被殺死的魔主竟然未徹底消散,此刻攜帶魔氣再度降臨,誕生的魔氣在碎裂之地肆意蔓延,諸位聖人以神器封印魔障之地,破開天道,將這些地方封印於另一個時空,是為虛界。九州終於再次平靜,而原本廣袤無涯的九州大地卻失其六,殘存之地再次被劃分為九州,是為真界。真界眾生有體無靈,虛界眾生有靈無體,靈體分散,神魂難一。

封神之戰意味著天道之力徹底完善,此戰之後,不過百年,天失其頂,九天銀河倒傾,女媧造五彩神石補天後新的天庭再次建立,一眾臣屬皆為封神榜上之人,而鴻蒙中誕生的諸神仙聖則再無蹤影。

悠悠萬載,天地靈氣漸漸匱乏,人族淪為萬千生物中的一員,在機緣巧合下出了一些頂尖人才後,徹底放棄自身,轉向外物之力,稱為科技!而這外物皆困於天地之間。

九州再無兵戈,劍隱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