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寫這些故事,其實是一個很偶然的事情。前些偶然在逛某個知名二次元網站的時候看了一段up主剪輯的視頻,是關於舔狗終將一無所有的。這讓我產生了共鳴。(因為作者本人現在也是舔狗一枚)剪輯的是一部16年上映的影片。對於那部影片,似乎在其時宣傳的很火,但是由於後來的影評很差,很遺憾的,我沒有去看。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不同的愛情故事,過程有甜蜜有悲傷,其間某著名相聲演員的悲劇演繹,突然使我的舔狗之心冷卻了下來,讓我開始思考是否真的愛那個女生,後來我決定認真的去拜讀原著。原著是幾個簡短的愛情故事,講述了作者身邊的幾個好朋友以及作者自己的愛情經曆,讀過之後,我發現我已經冷卻下來的心又被點燃了。這時我發現,其實在生活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下意識地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主角。很多時候,在我們與戀人許下承諾誓言的時候,或許都想要過獲得像電視劇裏麵所表現的那種愛情。但是現實生活往往並不會像文學之中所表現的那樣充滿戲劇性,離別和傷感是無法避免的。在裏,讀者希望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作者往往會因為讀者的壓力去安排兩個人在一起(當初看《火影忍者》的時候櫻是主角,但是在中後期加入的一些線索讓很多人喜歡上了另外一個戲份不是特別多的配角雛田,當然最後結局當然是大圓滿,討人喜愛的雛田與主角幸福快樂的在一起)。這可以以我們的意誌為轉移。但是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如果真的不愛另外一個人了,不管多努力付出,其實都是沒有意義了不是麼。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曾經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痛失過那些年你曾經深愛過的人啊。那樣沉痛的記憶或許我們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忘懷。所以,突然間我想到了,為什麼不把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關於那些遺失的人、遺失的愛情寫出來呢。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一個越發成熟的人都不應該去回避去遺忘那些讓我們痛不欲生的東西,而是用更灑脫的微笑去麵對那些痛楚。所以,寫這些故事的初衷,隻是為了紀念那些年,我們錯失的東西,讓我們銘記那些美好的、遺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