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戰國,國國皆戰火。
颼颼風雨聲,花開花有落。
莽莽黃河北,滔滔長江南。
澀澀黃河淚,微微皇帝顏”
在餘音繞梁的哀歌中,鄭國國都荒涼一片,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到處都是難民。往日的青白雲,現在的硝煙四起;往日的巍峨城牆,此刻卻斑斑駁駁,破敗不堪;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市,現在也冷冷清清,是門可羅雀也一點兒也不為過……若要問這一切的一切,都得從一個月前的變故起。
公元前75年,戰國史5紀年。地處山西和河南的交界的韓國突然發動對鄰國鄭國的侵略戰爭,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了鄭國的防禦工事,直逼鄭國國都榮陽。已是遲暮之年的鄭國,早已沒有了當年的三軍,千乘大國的威嚴。在與韓軍僵持了半個月後,軍民死傷慘重得從原來的6萬大軍到現在的不足萬餘人,在全國上下一片悲痛的氣氛下,無奈繳械投城,用荒淫無道周幽王,換鄭國百姓平安,免受屠戮之苦。從此,鄭國的疆域劃分入韓國的版圖。從此,經曆了4年興衰的鄭國退出了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戰功成名就,名聲大震的韓國。
然而,在鄭國的一個偏遠山野,卻與國都差地別。戰火沒有蔓延到這片淨土,也沒有叨擾到這個寧靜的山野村,更沒有影響這個叫申不害的孩子的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