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是圖什麼?費錢不討好?”
廠長劉鬆年憤怒的對高級技工方多變大喊。
劉鬆年喜歡穩重求勝,不喜歡做一些浪費錢的突破。很多方向不好的突破,都會以錢和資源的損失為代價。那些向自己隻訂購一個奇怪物件的客戶,他不接,除非對方願意花費足夠的錢。如果對方不能夠花費足夠的錢,讓自己去製作不成批的東西,那就會讓自己有很大的浪費,而且往往也不掙錢。
“恰恰相反,我這樣做,會賺到更多錢。”
方多變對劉鬆年的保守也已經忍了很久了,但不論這個老領導如何反對自己,自己也從來沒有改變過想法。方多變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遲早會有各種自己難以想象的物件會出現,而且同一個東西也會有更多的變換來適應市場的需求。如果廠子裏隻接製作成批的物件,那會損失很多數以萬計的客戶,對社會科技的發展也會形成阻礙。
“我還是那句老話,大物件,超不過500件,就別來談。我這樣是有我的道理的。”
劉鬆年死活不願意做生意,甚至那些隻是聲稱答應買批量的卻隻試用幾件的客戶也不答應,必須要付全款,或者一半的款項。倒不是因為他不喜歡有創造力,去給顧客做物件,而是最近幾年來,對於資金的需求迫使他采用這種保守策略。如果開了給顧客做幾個零件的頭,那自己焦頭爛額也未必能掙到足夠的錢。
“我懂,如果是件,一個兩個不值得去做,浪費時間,但是對於大的鐵件,也是有賺頭的。現在很多客戶都會要很多稀奇古怪的大件,不是焊接,不是鉚接,不是螺絲接,直接就要澆築出來的。他們隻給我們圖紙,我按照圖紙的樣式,做出土模,然後澆築出來就行,價格還可以稍微高一些。”
方多變還是認為這是個很好的辦法,總歸也是賺錢的,做土模也不是難題,隻要用石蠟技術做出一比一的樣子,用土模掩埋,加熱流出蠟水,再去澆築即可。
“你的技術,不是問題。可是我要給整個廠子裏的人發工資呀!你那個鐵樣隻夠兩三個人的工資,哪裏能養活廠子裏的上百號人?所以不下來500個件的,我從不去談。”
劉鬆年心裏明白一切,並不是可以要抵觸新生事物,隻是他已經變成圓滑老道了很多,不再有年輕時的那種幼稚的朝氣。很多事情要為大局考慮。廠子裏做不出創新鐵樣,也被很多人詬病落後。但是相比起來,寧願不工作,也不能開這種荒唐的頭。如果按照方多變的辦法,隻能累死大家也賺不上錢的。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給你保證,這樣反而能賺到錢,我們會有更多客戶,會有很多需求。我們隻要學會靈活的製造土模就可以。”
方多變依舊堅持的。
方多變認為,這不僅僅是對於當下,就是長遠也要做這樣的打算了。雖然冒險,但是這或許就是以後工業發展的革命。不僅僅是單純的煉鋼,還要有專門的人才去花精力去做土模,做土模也成為了廠子裏的核心工種。
“就算我支持,但你的改革還是會出現問題。你得弄清楚,做土模的這些技工如果出了差錯,那是需要返工重做的。我們無法花時間給去做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
劉鬆年也不想再去多什麼了。
“我們先試試,嚐試做出幾個東西,先接幾單客戶的生意,滿足他們,看看是否可行。”
方多變打算無論如何也要開始做了。當下的廠子幾乎已經停止了生產,因為很多客戶都隻要少量的鐵件,導致廠長拒絕跟他們做生意,所以廠子幾乎就要停頓了。很多工人的工資也是多年未發。
劉鬆年不高興的:“你自掏腰包吧,我這裏不管。隻求你別浪費太多的土模,畢竟你這是消耗大量原料的,很多土模使用過之後就不能回收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