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遇見.(1 / 2)

晚宴擺在禦花園裏。

入宴前,趙瑗對皇帝:“謹身體不適,來不了。”還未等皇帝答話,他又:

“前些日,爹爹讓臣收大理國公主為側妃的事,臣考慮了,收公主不如收國師的千金。荊春秋的千金也來了杭州,議了親立馬就能成親,免得夜長夢多。”

皇帝關切地問道:“在哪兒找到的?讓徐先生看了嗎?”又遲疑地問:“不是慕容謹的女兒吧。”後麵這句,像是問話,又像是陳述。

“不是。臣猜測錯了。”趙瑗平靜地:“謹是回了德清,怕我不同意,誰都沒。今兒下午回來的。沒大礙,心情鬱結加上累,休息幾日就好了。

皇帝雖然覺得不會是這麼簡單,由於心裏的事兒多,也未作多想。

“能與慕容謹聯姻,那是最好的了。”他歎了口氣:“但他不會讓他的女兒做側妃的。”

“那就正妃,謹身世有問題。臣也考慮了,還是聽爹爹的話,國事為重。”

皇帝上下打量了一會兒趙瑗,表情正常,人看著也正常,可他就覺得哪裏不正常。

“你見過慕容謹了嗎?”

“尚未,臣準備去驛館時,聽人來報,他回了自己的院子。臣覺得去別人家裏不太妥,就先來見爹爹。”

“他們馬車在城外翻了,女兒受了點傷,就停了兩日。祝東風急著見兒子,入城找到慕容白,又出了城。”

趙瑗點了一下頭,然後問:“爹爹有什麼特別交待的嗎?”

想到可能會和大理國聯姻,又是慕容家的孩子,皇帝十分開心地:“他們這會兒在太後那裏,你現在也過去吧。慕容謹是個話少的人,跟他話要注意分寸。”

“爹爹見過祝月了嗎?”

“尚未。”

“荊春秋突然有個女兒,爹爹不覺得奇怪嗎?”

“這有什麼奇怪的,除了多個媳婦之外,他家裏多出來什麼都不令人意外。認個幹女兒,或是收養個女兒,都是有可能的。”

皇帝接著又:“段王爺在談話中,提到了祝月,聽起來感情很深。”末了,又補了一句:“段王爺尚未成親。”

趙瑗問:“段王爺的品貌如何?”

“千裏挑一,可惜了非嫡非長,否則皇位一定是他的。”皇帝感歎道:“慕容謹是他的老師,把他教的好,心胸豁達開闊,從話裏分析,沒有要爭皇位的意向。”

趙瑗毫不猶豫地:“我們沒有公主,可以從重臣之女中選名優秀的女子,封為公主。秦太師家的王昭雪,就不錯。”

“和段王爺聯姻?”

“對,親上加親嘛。”

“好主意。”皇帝笑嗬嗬地:“防礙你路的人,你總有辦法,把他一腳踢開。看來以後還是要多為難為難你。”

趙瑗淡然地:“臣是國事為重。”

宋羿終於逮到了獨自一人的慕容白,當時他正在坐在皇宮外的橋頭望著夕陽發呆。

“你怎麼一句話不留,就隨你娘出了城,害得我滿城的找。”宋羿有些生氣地:“給我個理由。”

荊白揉了一下鼻子,不耐煩地:“你別問了哇。問也不會告訴你。”

宋羿發現了荊白的不尋常,認識他幾個月來,還沒見他過如此憂鬱而又困惑的神色。

宋羿歪頭望著他問:“做壞事了?”接著又問出了他急切想知道的問題:“世子妃是跟你們在一起嗎?”

慕容白從橋欄上跳下來,快步朝宮內跑去。

趙瑗在慈寧宮門口,遇到了剛從裏麵出來的慕容謹和祝東風。

還未等他開口,祝東風就笑著介紹:“普安世子,這是我夫君荊春秋。”

傳聞中的慕容謹就這樣出現在趙瑗視野裏。

趙瑗設想過多次,他與慕容謹見麵的情形。

比如,笑容滿麵地:久聞國師大名,今日終於得見,甚是榮幸,希望能有機會,向您討教一二。

比如,笑容滿麵地:國師一路行來辛苦,既是來了,就多在杭州停留幾日吧。杭州近些年變化很大,晚輩陪您到處看看。

此時在門口沒有心理準備的麵對慕容謹,他卻一下笑不出來。

這人強行把他的人帶走,還讓她忘記了自己。

即使這人是他嶽丈,也不能原諒。

趙瑗很後悔,為什麼自己沒有學武功。會武功的話,就可以向他提出挑戰,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讓他認錯。

四隻眼睛對視,四隻眼睛裏除了冰冷再沒別的情緒,仿若看到的不是一國的國師,不是一國的世子,而是一個跟自己無關的人,這個無關的人還有些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