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警察局刑偵科警察唐彰明難得有時間參加大學畢業二十五周年的同學聚會,很多同學都是畢業後第一次再見。

酒過三巡,久別生疏的感覺慢慢消退,舊友相逢的氣氛漸漸活躍。於是,自認清高之輩,談地,評時論政;甘為庸俗之流,胡扯四海,八卦東西。酒宴時而正經八本,又有荒誕不經,不亦樂乎。

忽聽有人提到即將到來的台風“螳螂”,在氣象台工作的張清笑道:“這個台風已經轉向南海,我們海城這次沒事啦。也不知道是歐洲哪隻蝴蝶拍對了翅膀。。。”

中文係畢業的周瑞東一臉霧水:“歐洲哪隻蝴蝶拍對了翅膀?跟台風有什麼關係?”

“這隻是一種比喻。”數學係畢業的曹金川,外號“老學究”,不緊不慢地開始演講:“我們根據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建立了很多數學公式來進行氣象預報,理論上講,隻要輸入已知的氣象資料,比如氣流速度、氣溫、氣壓等等,就可以計算出未來的氣象變化。但是,人們發現,在相同條件下,即使輸入氣象資料的差異極其微,計算出來的結果卻可能大相徑庭。

比如,在海城的一個氣象預報數學模型裏,我們用每秒10米的風速進行計算,結果顯示十後是晴;但是,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一旦我們把風速改成每秒1000000001米,計算結果很可能與前麵的結果截然相反:十後下雨。而這每秒000000001米風速的差異極,可以相當於一隻蝴蝶扇一下翅膀帶來的影響。

在複雜係統裏,一個微的初始條件變化可能導致一連串逐漸放大的改變,最終導致完全不同的結果,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正式名稱叫做‘混沌理論’。”

英文係的魏曉薇問道:“老學究,你研究這個有什麼意義?”

“蝴蝶效應,在氣象學上講,就是未來氣的不可預測性,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把風速測定精確到每秒000000001米以下;因此,所有的‘氣預報’都隻能估算幾後晴/雨的概率。從哲學的意義上講,蝴蝶效應打碎了所有人關於“因果決定論可預測度“所存的幻想;或者,預測未來,至少對人類而言,是不可能的;當然,上帝應該能夠做到。。。”

“海森堡不確定性表明這個宇宙是不確定的。隻有死背牛頓經典的學生才會出‘隻要知道宇宙中所有粒子狀態,我就可以計算出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種大話。”空間物理博士生李磊峰插話。

魏曉薇很奇怪:“那麼,因果律也不存在了?”

老學究很有耐心地:“因果律,從本質上,可以用數學公式表達。在簡單係統裏,因(初始條件)與果(計算結果)的對應關係是很明顯的;但是在複雜係統(比如氣象預測)裏,蝴蝶效應就決定了因果之間的不確定性,至少對人類而言。李磊峰剛剛的海森堡不確定性也表明,絕對的因果律是不成立的,任何因果之間都會有多多少少的不確定性。”

“我明白了。簡單係統裏的不確定性,複雜係統裏的不確定性高!”周瑞東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老學究點點頭:“對了。迄今所知,人是地球上最複雜的機器,人的行為是很難預測的,因為影響一個人心理狀態的因素太多了。設想一個由蘋果樹和地球組成的簡單係統,成熟的蘋果肯定是往地麵掉的。一旦加上‘人’這個成分,這個係統就會變得非常複雜,成熟的蘋果就有無數個可能性:往地麵掉、被人吃、被人扔到別處、被人踩、等等;即使我們知道這個人餓了,也不能確定他會怎麼做:他可能現在就吃掉這個蘋果、也可能留到下午再吃;甚至,蘋果根本沒有機會成熟就被人詞了。。。”

曆史係的才子史豐江則不以為然:“照你這麼,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確定的。”

老學究解釋道:“不是。宇宙的未來是不確定的;但是,宇宙的過去是確定的。已經發生的事是無法改變的,這些事的‘真相’是確定的。比如,在玄武門之變前,沒有人能夠確定李建成會死,怎樣死;但玄武門之變以後,就沒有人能夠改變李建成死亡的事實,或者死亡的過程。。。”

魏曉薇馬上問道:“等等,相對論不是時間空間可以變換嗎?不存在絕對時間空間嗎?坐超光速飛船,時間慢流、甚至倒流都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