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巨人起源於混沌,在漫長的歲月裏,擁有了靈智。他不知道從哪裏摸出來一把斧子,便要將混沌劈開,也不管混沌疼不疼。嘛,總之,混沌被劈開了,沒咽下去的最後一口氣變成了,撒下的最後一灘血變成了地,想來應該是蠻疼的。有了,地有了,世界便有了,巨人也該死了,於是巨人便力竭而死;因為無人為伴,所以也並沒有稱謂這種東西,巨人也自然沒有盤古之類的名字,他死的無名無性。這點我們暫且不提。又過了好些歲月,地間又多了一些生命;太陽神的兒子被一個叫誇父的人追趕,太陽很怕人類,因為他的兄長們都被一個叫羿的人給射死了,雖然他並不知道誇父隻是想找人,哦不,是找太陽陪他玩……我們的另一對朋友也出了點意外,祝融很難過,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好朋友共工會去撞不周山,結果不周山倒了,共工也被壓死了。不周山是地的支柱,支柱倒了是件大事,總要有人負責。於是女媧站了出來,她從東海捉了隻大海龜,把它的腿砍了去替代不周山。想來海龜應該並不情願……這個世界折騰了許久,女媧終於想起來該造人了。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她看見便覺渾身清爽;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可好歹也是自己捏的,她見了也不覺濁臭逼人。自打人類誕生,便坐在共工高高的骨灰上麵,聽女媧講,那遠古的故事。不知道哪一,女媧走了,隻留下人類。有的人一如往常,像猴子一樣蹲坐在山頭,有的人選擇離開。離開的人發現了新大陸,就再也沒有回來,山上的人則一如既往地生活著。
——聖人
“我知道我是穿越了,可為什麼是遠古!”
人非生而知之者,但孔村長的兒子顯然不符合這一點。村長的兒子很聰明,但好像有些叛逆。他對學堂先生所講的故事沒有半點興致;他大罵村裏的人每坐在山頭,跟猴子一樣;他甚至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名字,村長姓孔,熱愛大山,所以他的兒子就叫孔大山。在孔大山的強烈抗議下,先生將大山換成了丘,算是有了幾分陽春白雪的味道,孔丘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接受了。順帶一提,由於孔丘是孔村長的兒子,所以大家又都叫他孔子,雖然孔丘本人好像並不習慣這一點。不過這些都無所謂,年輕人總要有些叛逆才好,沒成想,十六歲那年,孔子吵著嚷著要下山,大家挽留不住,便給他備了村裏最壯實的老黃牛和最漂亮的大公雞。於是,孔子騎著黃牛,帶著公雞,風風光光的下山了。
——孟子
每一個孔子都應該周遊大陸,孔丘也不例外。秉承著這種荒誕不經的後來者理念,孔子走出了山村,走向了大陸。當他終於看不到通的大山的虛影時,他遇到了周遊之行的第一個人。
隻見那人氣宇軒昂,容光煥發,年方二十八,口中不曉得喃喃些什麼,宛如神人降臨,孔子對他不由的產生了興趣。
“你是誰?在幹什麼?”孔子遠遠的喊到。
那人好像沒聽見,繼續做他的神人。
“你是誰?在幹什麼?”孔子又靠近了一些,繼續發問。
那人依舊沒聽見,還是做他的神人。
孔子有些生氣,徑直驅牛奔了過去,想當麵問他,順便發泄一下火氣。但當他靠近時,他放棄了,因為他聽到了那人在些什麼,已經知道了那人是誰。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
“原來是孟子。”孔子低語到。
“誰是孟子?”那人仿佛聽到了些什麼,厲聲發問。
“哦哦,沒事,你繼續吧。”孔子頓時想起這不是原來的世界,沒什麼道家佛家,也就沒有孟子這號人物。
“我叫柯浩然,不叫孟子!”那人忽而動了怒,大叫了起來,緊接著便是對孔子的一番怒罵,什麼心術不正,根骨不齊雲雲。孔子開始還想與他爭辯,但柯浩然越罵越起勁,孔子完全不是對手。於是孔子開始趕路離開,沒成想,那人竟追上來罵,倒像是潑婦罵街,哪裏還有半分神人的樣子。好在人跑不過牛,饒是如此,孔子還是逃到了半夜才讓耳根子清淨了下來,沒再聽到那連綿不絕的怒罵。
——莊子
周遊之旅總有各種不如意,比如孟子的出現,還好後來遇到的人還算正常。沒有那樣的另類,孔子這樣想著,就遇到了另一個奇葩。
那人在周身一步餘一尺的距離畫了一個圈,還立了個牌子,允許投食,引人發笑。隻可惜沒有人,自然就沒人笑,也沒人投食。
“吃雞嗎?”孔子強忍住笑,向那人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