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半路殺出個“魯智深”(1 / 1)

還未亮,蕭鴻等人就去了老道家,蕭鴻一路上連打好幾個噴嚏,嘴裏還嘟囔:“這鬼氣真冷。到哪兒估計還得在門口呆上幾個時辰。”趙峰聽見這話不由得打趣:“阿鴻,你這身子骨,你猜猜到時候是你玩兵器還是兵器玩兒你,哈哈哈。”蕭鴻訕訕地摸了下鼻子:“風哥,咱咋能像你。像我這麼玉樹臨風,英俊瀟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這是以瘦為美。”趙風笑罵道:“你這子分明是在變著法的我長得醜。”

趙峰變戲法一般的從行李裏拿出一件狐皮大衣給蕭鴻披上:“這是前幾那隻狐狸我把皮給剝了下來。讓隔壁的大娘給你做了一件狐皮大衣快背上你的身子剛痊愈,別再染上了風寒,趙雲道:“鴻哥。你看看我比你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人見人愛玉樹臨風,花見花開。身子骨也比你強,到時候不定我還能做你師兄。師弟,來喊一聲師兄讓師兄聽聽,到時候師兄罩著你。”

三人邊走邊打趣,不知不覺已經到了老到的家。

老道早已經起床了,正在門口練武。見三人來了正欲話。

還未開口,隻聽見旁邊傳來一陣響聲:“牛鼻子,老衲又來找你切磋了,上次沒分個勝負,這次非要分個勝負不可。”隻見一和尚從東麵走來。那和尚,生得麵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貉腮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

蕭鴻見了心裏立馬閃過一個人,水滸傳——魯智深。

“嗬,你這禿驢,你每次都這麼,你要有能耐勝我半招,我給你磕三個響頭。”

“牛鼻子,幾月不見,愈發猖狂,看招。”

和尚的手向老道的門麵抓去,老道一手格開,反手就是一記重拳,和尚一掌接住老道的重拳,雙腿借力懸在空中,向老道踢去,兩人你來我往,打了百餘招後,同時後退停了下來。

“老道,今打的過癮,過一會兒,請你喝酒。”

“你這禿驢身為和尚吃酒喝肉也不怕墮入邪道。”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眾人……哎哎哎,這三人的根骨不錯。這幾個苗子挺好。你們三人可願拜我為師,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你這個老道功夫高了不止一點半點,你們要當我徒弟,我……”

“你這禿驢。”老道打斷了和尚的話,“現在又想打我徒弟的主意。都出家人不打誑語,你這禿驢瞎話,臉都不帶紅一下的,要不是我讓著你,你能和我打個平手?臉皮倒是挺厚,把你丟到戰場上,你都不用拿盾牌了,直接用臉擋還能無視一切刀劍傷害。”

“來來來,你我再大戰三百回合,今把你打的叫爺爺。”

“來,看誰今把誰打的叫爺爺?”

“咳咳咳,兩位前輩,可否聽我這個輩一言?即能讓你們收徒,還不用再動手腳,還省時省力。”

“。”兩人同時看向蕭鴻。

“兩位前輩可以同時收我們三人為徒,之後每三個月我們三人比試一次,比方我用這位老道前輩教的功夫,和我比試的那個人就用魯……啊,這位和尚前輩教的功夫,這樣即能收徒又能比個高下。”

兩人悶不作聲。

“莫非兩人是怕了對方?我懂,畢竟教徒和練功是兩回事。”蕭鴻做出深以為然的樣子。

兩人異口同聲道:“怕,老道(老衲)我會怕這禿驢(牛鼻子)?這事就這麼定了。”

“給你們三人半柱香,收拾時間,收拾完,到我這裏來拜師。”

拜師可是古代收徒中的重要一環。

這種儀式的禮節是非常嚴肅莊重的。首先,拜師的整個儀式是由祖師傳承下來的,規矩很嚴,程序很嚴,不能有半點輕慢,否則,就會被視為沒有誠意,也褻瀆祖師,違背祖訓。其次,通過磕頭跪拜,目的就是樹立一種長幼輩分,相互尊重,師傅要像父母一樣對待徒弟,徒弟要像兒女一樣尊重師傅,所以,古代有“師者,父母也”的法。

傳統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即俗諺所謂“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有的行業,一入師門,全由師傅管教,父母無權幹預,甚至不能見麵。建立如此重大的關係,自然需要隆重的風俗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一般拜師禮儀分成四個程序。

第一,拜祖師、拜行業保護神。表示對本行業敬重,表示從業的虔誠,同時也是祈求祖師爺“保佑“,使自己學業有成。

第二,行拜師禮。一般是師傅、師母坐上座,學徒行三叩首之禮,然後跪獻紅包和投師帖子。

第三,師傅訓話,宣布門規及賜名等。訓話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規,勉勵徒弟做人要清白,學藝要刻苦等。。

三人收拾好了到院子中來,經過繁瑣的程序拜老道和和尚同時為師。蕭鴻站的腿麻,心道:“這萬惡的儀式,真是悲催。可憐啊……”

從此,蕭鴻開始了他的學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