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變化(1 / 2)

沈甯忍著憋了一肚子的壞笑聽著林阿姨焦急墾切的話語,一邊把裝好的水果禮品箱遞給她,一邊打量著旁邊這個滿臉無奈的帥哥。林軒看了她一眼,淡淡的對他母親:“時間不早了”。

聽到他不冷不熱的聲音,林阿姨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差點將正事給忘了,趕緊跟著兒子回到車上,關車窗時還不忘同沈甯一句:“甯甯,阿軒這事要是成了一定在你家多訂幾箱櫻桃呃!”

沈甯點點頭,朝他們正要開走的車大聲道:“好的,您就放……”話還沒完,林軒的車就從她的視線裏消失了。

晚上爸媽辦貨一回來,沈甯就把店子完璧歸趙,一溜煙走掉了。在區前麵的公園溜達了一會,靠著石凳坐了下來。

沈甯家的水果店就在區前麵轉角的街道上,這條街從她有記憶以來就存在腦海中了,跟她家所居住的區一樣,都是她成長的見證。

的時候這裏還是挨家靠戶的瓦片房,就像書本中所寫的,青青的瓦,白白的牆,高高的門,大大的窗。街也是,原先都是一些販在做點生意,平日裏零零散散的,等到逢年過節就熙熙攘攘的,特別熱鬧。

沈甯最喜歡吃街尾麻花奶奶做的豆腐花了,滑嫩嫩的,比剝了皮的雞蛋還白晰,麻花奶奶很喜歡她,常了誇她長得就像豆腐花一樣,臉蛋白嫩嫩的,很是水靈。學的學校就在街尾,每一放學,她總會和同學們到豆花攤吃上一碗豆花,每次麻花奶奶總會多給她多加些糖,她可樂得很呢。那時一碗豆腐花才兩毛錢,卻帶給她無限的回味。

後來,泥濘的道變成了平坦的柏油公路,低矮的瓦房變成了漂亮的區,零散的街道變成了規劃整齊的購物街,陳舊的學校變成了寬闊的校園……一種欣欣向榮的新麵貌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為了構建新時代新氣象,政府擴大了投資,修建了街區公園和各種文化、運動場所。區的門口掛上了鐵製的金屬大字:庭前居民區。後來,人們就把區前方的街道也叫做庭前街,公園也叫做庭前公園。

看著公園涼亭上掛著的大紅燈籠和周圍插著的彩旗,想起這幾趕年貨的人們,新的一年又要來臨了!以前經常聽到大家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可現在,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一歲又一歲的增加,八年前還是二十開頭的她,再過兩年都快奔三了。看著那群在地上玩堆沙子遊戲的孩子們,她在心裏默哀一遍:我是八零後!

以前總覺得自己還很,很想成為大人,出去外麵闖蕩。畢業到現在都已經五年了,從一個初出牛犢的畢業生變成了現在獨擋一麵的高級會計師,她也算闖出了自己的一片來了。但這些年來在外麵的拚搏卻讓她感到深深的疲憊,隻有每次放假回家,她才會拋下所有的煩惱,找到最初的自己。

現在每次回家,總會聽到媽媽,她之前哪個學同學嫁人了,哪個初中同學結婚了,哪個同學又生孩子了……時候大人們總告訴我們要以學業為主,不可以早戀,我們都是好孩子,把青春都耗在了書本裏麵,試卷上鮮紅色的數字就是對我們最重要的肯定和否定,我們從到大和考試有過無數次的親密接觸,就是沒和異性約會過。現在,當我們的青春耗盡了,大人們卻擔心我們另一個人生目標了——結婚。所謂的結婚就是大人們眼中最大的考試,考得好終身無憂,考不好終身無用,所以大人們就要我們好好談一場以結婚為前提的戀愛。試問我們這群連愛情課本都沒看過的孩子,結婚這試卷能考得及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