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逼得孝靈帝派遣司空張溫為主帥,領五路大軍共計十餘萬人屯兵美陽,護衛陵園。
是役,五路大軍四路皆潰敗,唯獨董卓立功,全兵而還,也正是此役,董卓得以封侯,成了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
其後董卓又數次領命抵禦韓遂、馬騰等人,並屢次立功而受朝廷封賞。
直至入主洛陽前夕,董卓依舊在與韓遂打,董卓的領軍生涯中,有大半時間都是在與韓遂打交道,雖數次打敗韓遂,但卻未能將其徹底滅絕。
與自己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朋友”韓遂竟然就這樣死於後輩李炎之手,董卓卻不像見到馬騰人頭時那樣高興。
再次看了一眼麵皮蒼白僵硬的韓遂頭顱,董卓心情頗為複雜的道:“傳令各州,韓遂已伏誅,且將其人頭拿下去安葬了罷!”
一旁的李儒見董卓看了韓遂人頭後臉色陰晴不定,也未像對待馬騰那樣讓人將韓遂頭顱懸掛於城門示眾,不由得心思急轉,想要將李炎調離涼州的念頭再度升起。
“太師,李炎誅殺叛逆韓遂,立此大功,正可令其攜大勝之威,領軍東出函穀,此時袁紹正欲謀奪冀州,其人心不穩,乃是冀州防衛最為薄弱之時,定可一戰而盡得其地,冀州乃下之首,太師若得之,離定鼎中原不遠矣。”李儒上前躬身抱拳道。
董卓聞言起身來回踱了幾步,自己打了五六年都沒能幹掉韓遂,而初出茅廬的李炎不過兩個月時間便斬馬騰誅韓遂,蕩平涼州,這不由得使董卓對李炎多了幾分忌憚。
前番已封李炎為都亭侯,官拜涼州刺史,鎮西將軍,如今又斬韓遂,少也得升其為征西將軍。
而李炎現今才二十歲,昔日的衛青、霍去病在這個年紀也不過如此。
董卓心中思緒一起便再也收不住,李儒所言雖有道理,此時派李炎東出函穀或可奪得冀州,可到那時整個涼州軍中又有誰功勞有李炎大,自己拿什麼來封賞他。
況且李炎出自隴西李氏,乃是士族出身,想想自己放走的袁紹、袁術、孔融、張邈、喬瑁等士族子弟,他們一出函穀便立刻召集兵馬調轉頭來攻打自己。
現在要是讓李炎領大軍出關,如若……
想到此處,董卓興趣闌珊的道:“涼州初定,李炎兵馬不可輕動,出兵之事待到日後再議。”
李儒聞言,正待再勸,卻有一名親衛進來跪地稟報道:“稟太師,門外有一人自稱李炎信使,請求拜見。”
“哦!李炎信?且讓他進來罷。”
接過信使手中帛書,董卓看罷,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方才壓抑的心情好了不少。
涼州連年戰亂,戶口銳減,糧食緊缺,李炎縱使有二十萬大軍也養不活,還得依靠自己,如此李炎若敢妄動分毫,隻需切斷其糧草供應,李炎將不攻自破。
想到此處,董卓更加堅定了讓李炎待在涼州的決心,你李炎不是很能打麼,那好,咋家便讓你一直待在涼州,讓你好好與塞外異族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