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堅定,連自己也為之觸動,當即徐晃也不再猶豫。單膝跪地道:“屬下徐晃參見主公,願隨主公建功立業。”
李炎見此心中大喜,連忙扶起徐晃道:“公明(徐晃字公明)快快請起。”
翌日起行,李炎卻是棄了馬車不坐,找來一匹好馬騎馬而行。
在這亂世之中,騎術可謂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之時可救得性命。
李炎前世幾乎沒怎麼騎過馬,更別談什麼騎術。
穿越之後,雖是繼承了原住的記憶,可這原住騎術也是非常一般,若是再不勤加練習,以後馬都不會騎,那還談何征戰沙場。
一路走來,李炎與徐晃、趙申、郭元以及一種護衛相互探討騎技馬術,倒也有不少收獲。
卻自己現在的護衛隊長趙申,見李炎如此厚待徐晃,不由得對徐晃有些不服氣。
對此,李炎也隻是微微一笑,不以為意。
若是徐晃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護衛隊長都搞不定,那他這個曹魏五子良將還不如回家種地得了。
長安城,乃是秦朝西漢兩朝都城,城池規模比洛陽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西漢時期王莽亂政,宮殿民居多毀於戰火,長安百姓十不餘一。
但經過東漢兩百餘年的投入修繕,如今的長安已是有了初步的恢複。
進入長安城,城中雖無店鋪林立,市井也並不繁華,但卻民居排列整齊,屋舍儼然。隻是此時家家戶戶房門緊閉,寬闊的街道上空無一人。
李炎正好奇的打量著古都市井,卻是見前方來了一隊士卒。
到了近前,士卒朝兩邊分開,中間出來一人,李炎定睛一看,此人年紀約四十一二歲,身高七尺,但卻是文官打扮,一縷長髯飄於胸前,來人卻正是董卓新封討虜校尉賈詡。
賈詡與李榷是同鄉,兩人又有些交情,縱是原住李炎都認識賈詡。
見是賈詡來了,李炎在這三國大名鼎鼎的毒士鬼才麵前也不不敢托大,連忙下馬行禮拜見。
賈詡上前扶起李炎,笑道:“此前聽聞青雲病倒,卻未得機會探視,今日見青雲氣色不錯,可是痊愈了?”
聽到這大名鼎鼎的毒士關懷自己,李炎不禁有些受寵若驚。
恭敬道:“承蒙賈公掛念,子些許病如今已無大礙。”
賈詡點頭笑道:“如此甚好,也免得稚然(李榷字稚然)擔憂。
剛完卻見一騎士趕來,拜見賈詡之後,奉上一封文書,賈詡看罷,皺了鄒眉頭。
賈詡看過文書後,對李炎告了聲罪道:“青雲,我尚有些公務要去處理,隻得先行告退了,待到此番事了,定當去稚然府上喝幾杯香茶。”
李炎見賈詡有事,也就簡單客氣一番,目送賈詡離去。
李榷在遷都之前早已安排好了自己在長安的府邸,來到府上,隻見此處宅邸占地甚廣,房屋眾多。
進入其中,一應家具物件配備整齊,李炎對於這些倒是沒有太高的要求。
讓仆人分出一間上好的房屋給徐晃,把那五百護衛交給楊奉安置,府內一應事務交予李貞、郭元二人。
李炎這個甩手掌櫃卻是躺在舒適的大床上,好好的睡了一覺。
轉眼間,李炎已是在長安住了五日。
洛陽遷來的百萬百姓,使得原本寧靜的長安城紛亂起來,對於這些受苦受難的平民百姓,李炎無力去管,也不能去管。
以其整日出去看著那些痛苦不堪的百姓而無能為力,不如好好謀劃未來,早日成事,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這幾日以來,李炎足不出戶,把李貞、郭元、趙申幾人全都派出去收集情報,詳細了解當世情況。
李炎但凡有空閑時間,則練習騎術槍法,也隨時與徐晃探討當今下大事。
話李炎練習的槍法戰技,乃是祖上傳承下來的一套槍法,名為枯木逢春。
練到極致可以穿金裂石,可謂是強勁之極。幾日的練習下來,李炎發現此套槍法走的是巧力路線,更為注重技巧而非蠻力,這卻正適合現在自己的情況。
這套枯木逢春槍法,共有九式八十一招,出招之時會讓敵人產生軟弱無力的感覺,但實則氣息綿長,一招更比一招強勁。
李榷如今僅隻把枯木逢春練到第七式,卻已是有了上將之威,在董卓賬下成為呂布之後第一人。
如此可見這套槍法若是能練到第九式,那會是有何等的威力。
至於箭術,雖然李炎也很想練習,但也明白技多嚼不爛的道理,李炎現如今騎術槍法都隻不過才剛剛起步,也就暫時沒有再去研究箭術。
再槍法,這原住的李炎也隻不過資質平平,十多年的練習隻不過是到了第四式。
李炎經過這幾的研究揣摩,到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突破到了第五式,在當世之中也算得上是三流武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