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閑話耒陽人的紅色革命精神(1 / 1)

這裏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蔡倫竹海,這裏有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最高然噴泉,這裏有曆史悠久、風景宜人的周家大院……這裏奇岩怪石林立密集,大溶洞深幽迂回,靈泉聖池星羅棋布,曲澗溪流縱橫交織。這裏就是——耒陽!“蔡倫故裏,千年紙都”,是它作為聖地的美稱;“靈泉聖池,人傑地靈”,是它成為福地的條件;“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是因為這裏流淌著革命的鮮血。

由此上溯到一九一九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如火如荼。那年五月,五四運動像一顆流星,劃過了中國近代的黑夜,衝散了北洋統治下的陰霾。那個時候的中國,民族危機加深,社會矛盾激化,帝國主義列強不斷入侵,迫使中國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可以,當時的社會環境動蕩不安。再後來,盧溝橋事件帶來的日軍全麵侵華使中國的大片土地淪為RB的殖民地。RB****者在中國上犯下了滔罪惡,他們的鐵蹄肆虐神州大地,他們的殖民統治遍布統治區,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極為深重的災難。耒陽也因此遭受了侵略。在那樣艱苦的歲月裏,耒陽的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人民安康,為了民族解放,為了國家自強,他們用鮮血書寫著不凡的篇章!

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教育後人,ZY市烈士陵園建成,園內,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一串串名字將流芳百世。此處真乃物華寶、雄偉壯闊。

想起在我學的時候,清明節學校組織我們去掃墓,當時年幼的我隻是驚歎於“紀念碑前放鞭炮,紀念碑下聽軍號”這一奇觀。後來學習了曆史,我漸漸明白了,耒**有特殊的內涵,那就是“耒陽人的革命精神”——“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雖身處危難,但獻身革命的決心卻永遠不會動搖。

在烈士陵園閑庭信步,或佇立於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你會想起破爛的草鞋、米加步槍、陳舊的筆跡等,它們都承載著一種不拋棄不放棄、決戰到底的精神。有人:“曆史是悲壯的。”是的,我深以為然。我們這一代人,出生在和平年代。作為一個90後,我可能沒有資格對過去的曆史做任何評價。那段激情歲月,固然帶來了災難,但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激勵與鼓舞。在耒陽,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學還是中學,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會有人去參觀烈士陵園。為了什麼?為了緬懷先烈、牢記曆史!曆史是一麵鏡子,它留給我們教訓,也留給了我們經驗。對於我個人,興許是因為自己的家鄉有著這樣的紅色革命曆史,我每每看到相關的報道都心潮澎湃。雖然沒有經曆,也無法再去經曆那樣一個時代,但紅色革命精神仍然激勵著我。。

019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周年華誕。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的數十年,尤其是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中國發生了翻覆地的變化。我們堅定不移地走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即將實現全麵康。一帶一路、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潮流”,中國完成了偉大的飛躍。我們很幸運,出生在最好的時代,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感受著中國的飛速發展,也體會到祖國飛速發展的來之不易和人民安居樂業的來之不易。曆史是過去,它是警鍾,時刻提醒著我們要肩負自己的責任、銘記自己的義務,將革命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在這樣一個沒有硝煙的時代,耒陽人居安思危、發憤圖強,堅定不移地跟著黨的步伐,在決勝全麵建成康社會的戰役中、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曆程中,耒陽人願意發揚“耒陽革命老區精神”,甘做螺絲釘,貢獻自己的能量與熱情,有這份能量和熱情,耒陽的明一定會更加燦爛,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