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伸冤(2 / 2)

晏非辰本應跪下,但他是太子,除了和碩王爺,誰敢讓他跪?於是晏非辰就這樣現在眾人中間,拍了拍手,近十個女子挨個兒走了進來。

她們皆是皇帝的妃嬪,是與曹貴妃一同進宮的女子。十幾年了,她們早已色衰,又沒有子嗣,沒有獲得皇帝寵愛的資本,便始終在原本的品階,做了個不大不小的嬪。

“堂下所跪何人?”大理寺卿沉聲問道。

那些妃嬪一踏進永壽宮正殿,就看到了太後的靈柩,想起當初太後雷厲風行的手段,紛紛打了個激靈。直到大理寺卿詢問,她們才反應過來,跪成了兩排,依次報出自己的名諱。

“當年太子風波一案,你們可知曉?”大理寺卿問道。

領頭的妃嬪抬起頭來,看了身旁的女子們一眼,點了點頭,“當年太後審判曹貴妃時,我們皆在場,甚至明白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那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年大公主、二皇子、三公主、四皇子、五皇子以及六皇子也就是當今太子在湖畔邊玩耍,顏妃娘娘、皇後娘娘、熹妃娘娘以及曹貴妃在湖畔邊賞荷,幾位娘娘們說得熱鬧,我們幾個姐妹當時經過,卻因為地位低下,不敢上前,就隻淡淡地看了一眼,就說說笑笑地離開了。”

“後來呢?據當年的卷宗顯示,皇後娘娘和顏妃娘娘以及熹妃娘娘一口咬定,她們離開沒多久後,就有婢女驚慌地尋來,說是曹貴妃趁她們離開,尋了借口把太子帶走,然後令自己宮裏的人將幾個皇子公主皆推下水去。後來人是救上來了,三公主和四皇子卻因為最晚被救起來而早夭。”

大理寺卿說完,就等待著眾人的回答。他之所以提出這一點,是因為這一點讓他最是起疑,幾位娘娘們為何不同曹貴妃一起離開?還有皇子公主被推入水後,那個婢女的第一反應為何不是救人,而是跑那麼遠去稟報幾位娘娘?

“我們雖然沒有看見當時那一幕,但是我們卻在事發當時,見到了曹貴妃和太子殿下。”另一個妃嬪抬起頭來,仔細想了想,“曹貴妃出門排場最是低調,所以她出門隻帶兩個宮女。當時我和眾位姐妹們看得清清楚楚,那兩個宮女就在曹貴妃身邊,還在同太子殿下嬉戲。”

“曹貴妃待人溫和,也瞧見了我們,還笑著同我們打了招呼。”最開始說話的妃嬪繼續道:“我們隻看見了曹貴妃,便詢問她怎麼回去了,她說是皇後娘娘認為時間不早了,散了眾人,恰好太子殿下想回宮,她們倆便一起回去了。”

“就在我們說話的時候,就看見有個宮女慌慌張張地越過我們,跑向另一個方向了。後來我們才知道,這個宮女,就是證明曹貴妃身邊的宮女推皇子公主下水的那個宮女。”

大理寺卿同和碩王爺對視一眼,這幾個妃嬪的證詞雖然不能證明曹貴妃完全清白,但從這幾人斷斷續續的說明中,嗅到了一點當時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