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洲傳說(1 / 1)

南弘十年,先王輝玉臨死之際,耳傳獨子輝英南弘傳世命語。輝英即位時年僅十六歲,但不敢忘先王傳世命語。【傳世命語:南弘洲曆代先王口耳相傳,始王輝業死前親囑遺言,未公示於世。】

輝英繼位之初,正直秋臨。南弘洲地處古地之南,這裏四季春意,即便是意義上的秋季來臨,但仍舊日光和煦,微風習習。自千年前古地四洲分裂以來,四洲以山川河流為界,各自為政,各洲民眾數百萬。

南弘洲(以下稱南洲),地域為四洲之中最為廣大的,洲內一馬平川,嘉鬱江灌溉兩岸百姓,山巒僅僅分布在洲界處。南洲憑借然之勢,物造人,洲運昌盛,這也正是其統一古地四洲的直接理由。南洲人善戰,自幼習武,每年洲內就會舉行各種比武戰鬥,來自古地四洲的各路人士都會齊聚南洲,徒手、兵刃以及各種術士的戰鬥都集中於此。南洲人丁興旺,製度完善,上至王室,下至百姓,都遵守著各類規章製度,法大於人。南洲南部崇山峻嶺,山巒疊嶂,亂山山脈如一道塹,阻斷南洲繼續向南擴張的腳步。嘉鬱江發於亂山山脈通峰,江裏據住著來著通峰的神明,掌管古地運勢,所以南洲人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盛大的祭祀典禮,祈求河神保佑世事太平,風調雨順。嘉鬱江主幹流橫跨南洲,止於洛皇山脈,副主幹流彙入泠海。通峰衝下來的水勢足以將江水一舉衝到泠海上的無生島,甚至還可以進入到魚人國海域。盡管很誇張,但是卻不可低估這上之水。

北鸞洲(以下稱北洲),南鄰南洲,兩洲以鳳嶺洹河為界。來也怪,僅一河之隔,卻差地別。洹河以南,土壤肥沃,糧食作物生長迅速,而洹河以北卻土地貧瘠,糧食產量僅為南方的三分之一。北洲與鄰洲發生戰爭,十有八九因為鬧糧荒。北洲王伯言為此憂心忡忡,日夜不得安睡。而北洲人生性善良,大方熱情,擅與動物交流,偶聽傳北洲人之中常有能人異士可以召喚靈獸,為伴為友,甚是奇妙。北鸞洲山林多,奇珍異獸也不少,傳幽冥穀裏住著上萬種靈獸,桂葉林中奇花異草遍地。而最神秘的是那青雲峽穀,那裏無人問津,無傳可言。很多北洲人前往山林中探險尋寶,最後都沒了消息,所以北洲王伯言下令全洲百姓不能前往各處山林。在各出山林入口都設置了關卡,防止百姓私自進入,但也擋不住一些好奇之人。

西皿洲(以下稱西洲),與北洲以青雲峽穀為界,與南洲以拉瑪山脈和亂山山脈為界。西皿之地,戈壁險灘,綠地極少,大漠孤煙的荒涼之景是其餘三洲對它的印象。西洲人擅手工,陶器、樂器和武器等各種物件的製作,可謂工。西洲的盛產器皿,物華寶,四洲之內,百分之九十的精良器皿皆出自西洲人之手。西洲人不好戰,西洲王臨間沒有大規模地操練軍隊,而是下令全國全力建造防禦裝備。在戰亂的時候,西皿洲的防禦可謂是固若金湯,它洲軍隊常因各類防禦陷阱、防禦堡壘和戰鬥兵器而節節敗退。傳,西洲的地下有一座回形古城,古城之中有傾世的寶藏,但是卻機關重重,至今也沒有人發現這座古城的蹤跡,更別提其中的寶藏了。而這座古城就在現在的回形沙漠之下,茫茫大漠,西行之人無不窺視著這埋藏千年的寶藏。月牙灣是西洲的唯一大綠洲,王室也坐落於此。這裏貿易頻繁,商賈雲集,淘金者更是紛紛而至,同時這裏也集聚了全洲十分之七的人口。。

東華洲(以下稱東洲),由洛皇山脈與其它三洲隔斷。洛皇山脈是古戰神洛楓的埋葬之地,山脈泥土之下屍骨無數,封印著上古諸神的靈魂,也有無數上古神器流落於此。東洲有著眾多的術士,他們善於使用法術。落櫻穀作為東洲的術士集聚地,每年都會有法術比賽在此進行。術士不參與到戰爭之,而且術士隻要不危害洲際安全,東洲王孟田就不會去幹涉他們的自由。東洲北部有一座英山,這裏彙聚地靈氣,是術士們修煉的極佳之地。東洲列島是東洲東海上的群島,列島中最大的當數仙雲島和伴生島,傳上麵住著都是上神。東洲列島隻能遠遠的才能看見,無論船隻如何靠近,卻始終無法達到,據是上神們施過法,不讓人間之氣進入仙境,他們也不問世事。又有傳聞,上神們會在妖邪亂世的時候出島,恢複人間秩序。不過,機不可泄露。

輝英成王以後,仍舊實行一國一治策略,不言四洲。南弘國的秋要來了,四洲都忙著秋收,為過冬而準備著。一派祥和的景象下,秋夜已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