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仆進到宅子裏,找到一個穿著素綠裙的四十多歲的婦人,恭敬道:“閱姨娘,剛剛晉少爺回來了。”
“知道了,你先去守門吧。”閱姨正指揮五六個廚娘幹活,道,“都出菜了,早些忙完早些散。”
“你去把寶叫來先吃些東西,孩子還,不能餓著。”閱姨又對門仆道。
一個正擺盤子的女仆道:“不用,真不用。等會就散班了,寶等一會兒不打緊的。”
那門仆有些猶豫,寶一直就跟他喊餓,所以他是想答應閱姨的。但自己媳婦拒絕了,他也不好出聲反對。
看是如此,門仆知道隻能等有人換班了再帶寶回家吃飯了,便跟閱姨了幾句,就退出去了。
而閱姨隻是臨時想到門仆有個孩子也在府上做門童,所以才了一句。見兩人拒絕,她自是不會強求。
閱姨往後府走,那裏是女眷和少爺的住處。
她徑直到了一處閣樓院,上到二樓進了門。這卻是個二進屋子,有一道木牆隔著前後。
“阿姑,晉回來了。”
“安排好擺桌了嗎?”木門後傳出走步聲,走出來一個麵似三十幾歲的婦人。
這婦人麵貌美麗,與陳之晉和朱菇都略有相似。他即是陳之晉的母親,朱菇的姑姑。
“那你就去書房叫老爺吧,他這會兒應該在那兒。”婦人朱蕙道。
下午五點多,林家偏廳裏擺了五個方桌子。其中一個桌子略大,擺在廳堂最深處居中,這是陳父陳母的桌子。
另外四個桌子則兩兩相對擺放。左邊擺了兩桌,右邊擺了兩桌。
陳修坐在右邊首座,其下的桌子就是陳之晉的。而左邊坐的則是兩個女子。這兩個女子是陳之晉的姐姐,分別排一女和四女。
陳寧修與朱蕙至今孕了五胎。前四胎都是女嬰,而且中間兩個孩子還都在滿周歲前夭折。
到生了第四個孩子後,朱蕙都已經三十了。在這個時代,這個年紀的女子可都是要當奶奶了,鮮有繼續生育的。
但作為陳氏次脈的主家,不能沒有繼承人啊。所以陳氏族長就把自己的次子過繼到陳之晉家裏,還改了雙字名。因為這時代都是嫡脈取單字名,餘脈用雙字名。而平民則不能取名,隻能排大,例如李伯,李仲,李叔,李季。
過了兩年,陳之晉出生了。但由於朱蕙生產時年歲頗大,全族人都擔憂陳之晉會半路夭折。所以陳修仍保留雙字名,留在陳之晉家。
方才與朱菇偷情的陳束,即是陳氏嫡脈長子,陳修的長兄。由於自己弟弟被過繼到陳之晉家裏,所以陳束經常到陳之晉家裏帶陳修和陳之晉外出遊玩。
時至今日,陳之晉滿十六,正月裏就要滿十七。按理,陳修已經是可以改回單字名,回到嫡脈的。
但陳修認為生者是父母,養者也是父母,堅持要在陳之晉家裏侍奉陳父陳母直到二十歲加冠。其生父,也即陳氏族長答應了,要求陳修加冠禮擺在嫡脈,由生父主持。同時在那留名在族譜,用陳氏嫡脈慣用的單字名留名,也就是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