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後,收拾好的李惜玉帶著侍女巧心,車夫兼保鏢老張上路了。在城門回合沒帶任何人的吳家兄妹,拜別父母後出發前往大夏都城上京。
李惜玉坐在馬車裏,捧著一卷史鑒看得津津有味。馬車還是李惜玉花了重金打造的,知道那些工匠是怎麼在李惜玉隻提了要求的情況下造出這麼一輛舒適程度勉強合格的馬車的。隻能感歎高手在民間。
吳家兄妹不習慣馬車,各自騎了一匹駿馬隨著馬車前行。侍女頭一次出門,剛開始還興致勃勃,但一路的風景沒什麼看頭,再加上馬車還是有些顛簸,轉眼就顯得興致缺缺。伏在桌上無聊得道“少爺要走多久啊。”
李惜玉翻過一頁道“這就受不了了。這才剛出發,還要走十幾呢。”
丫頭眼珠一轉,央求道“少爺你在給我講一遍那個師傅帶著猴子取經的故事吧!”
李惜玉放下書,看了看這個從跟著自己,像自己妹妹一樣的女孩,寵溺得到“好吧,也是辛苦你了。”
丫頭嘻嘻一笑,支起自己的腦袋,漸漸沉浸在故事中。
李惜玉拉車的馬是李家重金收來的寶馬,腳力極快。僅過了兩就走出商陽郡,進入了關內道的臨山郡。
關內道之中坐落著大夏最廣闊險峻的山脈連雲山,正好橫在了臨山郡之下。自古連雲山行人少行,車馬難通。不隻因為連雲山山勢險峻,野獸出沒。更主要的原因是連雲山盤踞著八個巨寇大盜。靠著對連雲山的熟悉,幾次或打或躲應付了大夏軍隊的圍剿。大夏方麵也知道拔除盜匪的代價過大,又看八寇沒有觸及底線,也就沒有再費力氣圍剿。
雖八寇不敢在連雲山外攪動風雨,但在連雲山範圍卻稱得上是地頭蛇。劫掠往來行人客商也算稱霸一方。
連雲山橫在關內道通往京畿道的要道,過往商旅也不少,因此也有幾條官道經過連雲山。此時,李惜玉一行正在其中之一之上。
多日的旅途奔波還是很累人的,初次原形的幾人都沒了剛出發時的精神,吳庭葉也早就躲進馬車裏。蹭起了李惜玉的茶水和點心。
被磨著連講了兩的故事,李惜玉好容易才引開了兩個丫頭的注意。偷得了一點清閑。忽視兩個丫頭在一邊嘰嘰喳喳,李惜玉端著書,意識卻在腦海中的光團。隨著自己上路,漏鬥流動的速度明顯加快。現在已經快要流完了。李惜玉不由期待沙漏流盡的時候。
忽然,馬車急停下來。外麵傳來爭吵聲。
掀起車窗上的簾子,李惜玉向車外看去。隻見前路被一群人攔住。
攔路的是十幾個凶神惡煞的大漢,各個都手拿利器,有幾個人還穿著各式各樣的皮甲。為人兩世,李惜玉還是第一次看到傳之中的山賊劫道。不由興致大起。
山賊領頭的大漢一臉橫肉,鋥亮的光頭上盤踞著一條蜈蚣般的長疤。大漢揚起手中的鋼刀,在李惜玉期待的目光中出經典台詞“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牙裏崩半個不字,一刀一個,管殺不管埋。”
李惜玉不由感歎,偉大的藝術果然都是有普遍性的。背這套經典台詞無論對哪個世界的山賊都是必備技能啊!
光頭山賊打量著眼前的目標,一車兩馬,看馬車的裝飾就知道油水不少。連四匹馬都是難得的寶馬。馬上的少年一看就初入江湖,看年紀也沒有太深的功夫。趕車的倒看起來不簡單,不過自己這邊人多勢眾。馬車也藏不了幾個人。何況自己暗地還有埋伏,晾他也不能翻起多大的浪。如此一想,麵前的一行人可以是最好的目標了。
車裏的吳庭葉早坐不住,急不可耐的躥出馬車,抽出長劍,道“哪裏的賊,光化日竟敢在此攔道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