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風將起兮(1 / 2)

明月正懸。

穹之上,有繁星如畫。

殷都這座城市曆史由來已久,但真正發展起來不過二百餘年,漸漸成為了下最為富饒的第一大城。

殷都的風華樓,坐落於皇城偏北七十七丈處,樓高百尺,從樓底的十丈方圓,層層漸遞,到得第九層,不足三丈方圓。比之皇城更拔一籌,是殷都最高的建築。

風華樓的由來,在下謀士心中,皆有一番辭。當年殷國崛起於微末,得一名士輔佐,此地現蛟龍之氣,龍氣本戾,若要顯化真龍,必在此地駐一高樓。

樓須高百尺,可攬日月。樓須在皇城偏北七十七丈搭建,上達紫薇,以鎮龍戾。樓須得開放,可集下文者之德。

殷國以武立邦,便須得以文昌德,文武雙昭,如此方可顯化真龍,安得下。

於是風華樓便這樣搭建了起來,到得如今,已經曆二百餘年風風雨雨,殷都早已幾經擴建翻修,風華樓卻仍然佇立此地。

至於風華樓名字由來,下辭卻不一樣了,有名士愛美人,樓名本是風花,取風花雪月之意。另有此名是皇帝陛下親自賞賜,紀念輔佐殷國的那位名士,有風華絕代之意。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倒無須在意。總之,此樓成為了下文人謀士的聖地。

雖是聖地,可此樓畢竟經曆了兩百年風雨,外牆木雕早已殘破,也從未有過翻修。從早些年起,尋常人家便不得登樓。

今夜辰時,風華樓的第七層上,迎來了兩位朝堂之中的大臣,平日裏可呼風喚雨的左右丞相。

早有侍者得到消息,準備了茶點。

柳子文與王重九一同登樓,漸走到沉香木製成的木桌旁,兩人對立而坐。

王重九向侍者微微頷首,道:“我與柳大人閑來一敘,你不必陪著。”

侍者諾聲退下。

王重九這才撫了胡須,道:“柳大人平日裏公務繁忙,難得與王某人一聚。今夜如此良辰好景,王某可稱心意。”時緊了緊身上披著的貂裘。

危樓高寒。

柳子文身上同樣披著保暖的裘服,木桌旁有一獸身銅爐,銅爐中炭火燒的正旺,使得冷清的夜平添了幾分溫暖。

桌上有方才侍者燒開的水壺,柳子文一手提壺,一麵微笑道:“王大人客氣。”時用木鉤勾起壺蓋,又細細在方盒裏撚了一啜上好的香茶葉,投入壺內。

王重九眯著眼睛觀看,心底不知想些什麼。

——

年關近了,地間的夜色是有些冷清,可大街之上已是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今夜的風華樓也比往昔熱鬧些許。

五層之下,人流漸湧,卻是殷都與來自各地的文人騷客彙聚一堂,暢談下之事,尤其是近來殷朝歌覆滅三國,替子統一下這等大事。

按理,下一統的大業十年前便可完成,當時殷伯候統帥三軍,打的三國毫無還手之力,可是不知為何,皇帝陛下接納了三國割地賠款的條件。

這件事下皆傳,常人卻不得其意。

直到今時下一統,便有人,這是先帝留給下一任皇帝的豐功偉績。

畢竟下一統,已是好幾百年前的事了。

——

王重九就在七層上觀望眼中所能窺見的一切,他身前的杯中茶,在寒冷的侵襲下已漸漸冷了,他卻渾然不覺,或是不在意,舉杯便飲。在這冷茶的刺激下,人也精神了許多。

柳子文可就講究得多,非燙茶不飲。他望得王重九這一幕,就有些關切的道:“王大人,茶涼了味道可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