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乃是洛州府城。
昌都有著億年曆史。
據傳記所述:洛州是上古時期越國三皇子昌的封地。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上古時期的人和物隻能在極少數傳記裏還能看到一二。
不過這並不能影響昌都人的文雅與自豪,畢竟在他們眼裏自己可是上古皇族。這上億年下來,皇家雍容氣派早已侵蝕洛州方方麵麵。
昌都是座古樸整齊典雅精致的城市,從裏到外都透露出獨特的格調。
俯瞰昌都如棋盤,排列整齊的樓成行成列如同蓄勢待發的軍陣莊嚴肅穆氣勢逼人。
當你行走在街道中卻又是另一種感受:溫馨、慵懶,就像一隻高貴端雅的貓咪。
春日,暖風習習、花雨紛紛、芳香撲鼻,各異多彩的花骨朵、花瓣兒劃過臉頰落入衣襟,這是春日最美的贈禮。
有的輕撫青絲,又如輕搖尾巴的魚兒從發間遊過,隻留下芬芳敘述她的來過、停留過。
夏日,行走在樹蔭下,聽著蟬鳴蜂啼,披著星星點點的光斑散漫,輕搖折扇、衣袖飄飄,涼風微醉,醉是眼迷離、青絲戲耳。道左相逢,汝一聲兄台,回輯一聲閣下,那如詩如畫的歲月總是蕩起心尖漣漪。
秋日,此時的風中有幾絲急促,卻迷醉在豐收的金黃裏。豐收是喜悅的,卻打不破昌都的節奏,那緩緩的譜子,平凡從容。您看樓下的貨郎,一抬一挑,擔子剛搭在肩上,你耳邊就傳來那詩歌一般的吆喝。
冬日,再冷的寒冬,也冰凍不了那緩緩流水般的情趣。相連的閣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披著大氅鬥篷的昌都人提著巧的暖爐來往親朋好友家中,品嚐此年釀下的各式酒漿,對詩試劍投壺,各有各的樂趣。
不昌都人的生活趣聞,就連那屋簷畫棟都有考究。
偌大的城市,建設上從一開始就有所規劃,但這無法打攪昌都人對獨特文雅的追求。
這兒的樓房在細節上有著獨特的精致古樸,就像那屋簷上的雕刻、門窗的刻文、柱子的紋圖。看上去大同異,都是同係列的古文圖案,但細觀處處顯出新意。街道兩旁的樹木並不高大,隻是它們的身姿有著獨特的美。
這還是單對單的細,有時回眸一觀,那窗、那樹、那人又是一副絕佳的畫卷。四季變換、世事更新,多少美景早已數不清。
錦北在昌都有段時間了,他曾想來到這異世界,好好的到處走走看看,不再想前世那般累。隻是這兒太美,時時刻刻都有這新奇的美,讓他留下一一去發現一一去欣賞。
隻是這樣的美景錦北又能看幾時。
一品閣是一座酒樓。
錦北喜歡在一品閣三樓靠窗的座位上飲酒,因為此處能看得到他想看的景色。
每日上午,錦北在相依廊書,講完書稿後,穿過三個回廊就是一品閣三樓。此時恰恰午時,兩菜一湯一飯一壺酒,若是有一知己那自然再好不過。
這些日子,對於這頓午餐錦北比往日更是渴望,這就是知心人的力量。
“顧兄,在下來晚了。”錦北興衝衝地走進閣樓向往日座位望去,哪裏已經有一位白衣君子落席。歡喜的錦北整理衣襟上前行禮道。
“錦兄,來得剛剛好。弟也是剛剛入座罷了。”白衣君子起身回禮,對著身旁的二道:“還請上兩樣時令菜,一份湯兩碗米飯,勞駕。”
錦北兩入座後,顧青拂袖遙指桌上的白玉酒壺道:“錦兄,今日嚐嚐弟家鄉美酒桃花釀。”
“那今日可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