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分三界,神界、妖界及人界。
人界有五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瞻部洲、北俱蘆洲以及中定通洲。
東勝神洲乃日初出之地,其地東狹西廣,形如半月;地大物博,神妙之處數不勝數;其中人皆長壽,福澤深厚,常有六世同堂而長者亦能疾走之奇事;此洲共有三百六十國,其中有一國名叫澤。
澤國有怪景,國中一年四季皆有雨,無論雨水多寡,但終日不曾停歇。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
毛毛細雨灑在江中,激起陣陣漣漪,但比起之前瓢潑已有幾分收勢。江中有遊船隨波而動,有一白袍少年正站在船頭誦詩道。
“宋師弟好雅興啊!我等凡夫俗子,卻不能得此韻味了。”
旁邊有一青衣書生舉杯讚道,其餘幾人也都一一附和。
這白袍少年名叫宋準,時年十五,正是剛剛束發的年紀,白衣裳、黃木屐,眼似星辰、眉如新月、唇紅齒白,姿容遠超常人。他與船上這些人都是同門師兄弟,皆拜在五鬆先生門下,已有三五年光景了。
宋準不願多言,隻是舉杯回敬了這位師兄,然後笑了笑一飲而盡。
“師弟,好酒量啊!趁此佳景,不妨多飲幾杯。”
其間有一圓臉福潤之人,大笑著道。
“龐師兄心意我自是懂的,但無奈師弟尚且年幼,飲淺酌即可,貪杯卻是萬萬不可。”
宋準臉上微微帶著笑,一邊著一邊提箸夾了幾口菜肴送入口中。
那位龐師兄麵上也沒有不快,他換言道:“師父最近有位老友要來拜訪,聽是位得道的老神仙。師父有意讓這位老神仙挑幾個弟子帶走去學道,不準我們師兄弟裏就要出幾個仙人了。師弟,平日裏師父最疼你了,你猜猜看誰能得到此番造化?”
宋準臉上神色不見半分變化,將口中食物咽下後這才道:“自古長幼有序,自然是大師兄得此機遇為妙。”
一旁有一青麵男子搖了搖頭,緩緩道:“這事我卻不能讚同。修道之事哪有分長幼尊卑的,自然是賦上佳者優先。”
“的在理!”此話一出不少人紛紛點頭稱是。
宋準微微搖了搖頭,他本就是個恬淡喜靜的性子,哪裏會在意這些爭執,隻顧著低頭吃菜去了。
三日後,五鬆草廬,微雨。眾弟子正跟著五鬆先生坐在草地上學習音律之道。
五鬆先生大聲念誦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耐動,放行於聲。聲相應,放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於戚羽毣,謂之樂。”眾弟子複讀之。
就在五鬆先生正專心授課之時,一道微風吹過,草地上竟多了個老道士側臥在一旁閉眼打著瞌睡。
眾弟子瞧見了,有的人便跑了神偷偷打量,還有的竟然低聲交談了起來。宋準自然也瞧見了,但不曾挪過去半眼,依然在認真聽課。
五鬆先生正講到興處,渾然不知老友來訪,抑揚頓挫間忽然聽到有弟子在低聲話,不由大發雷霆。
“你這朽木,便是去雕個花兒,還怕折了身子!”
那龐師兄聞言覺得有趣,忍不住竟笑了出來,惹得一幫人在那裏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