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是怎樣的一個年紀,剛踏入高中,剛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剛明白自己最想要保護的那個人。

我的十六歲其實不算很好,一樣的學習,一樣的刻苦,一樣的用過,每三點一線的學習,少了年輕孩子的朝氣,每都是軟綿綿的,打不起一點精神來。

那時候吧!不明白什麼人情冷暖,隻知道一個努力學習,考個好大學就好,但我並不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或許時候是,但十六歲的我,叛逆,傲慢,憤世嫉俗。

現在想起來,有些好笑,那時候的我怎麼是這個土裏土氣的模樣,呆呆的,還總以為自己是那個最帥氣的人。

其實我也很感謝所經曆的一切,沒有那些回憶,我不知道什麼是青春,什麼是年少輕狂。

我是一個俗人,其實每個人都是這樣一個俗人,隻不過從沒有人打開過我們心扉,而我們也從未向別人打開過自己的心扉,告訴他們那段藏在內心最深處的那個人。

十六歲的我,喜歡過一個女孩,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和她交談,總想著引起她的關注,卻不想一直弄巧成拙。

我想要給她一種我是男子漢的氣魄,卻不曾想一直是像個姑娘一樣打打鬧鬧的。

其實我們是好朋友,一堆人都知道我喜歡她好久了,隻不過就像是那句話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般,仿佛隻有我們不知道一樣。

或許彼此都明白吧!隻是誰也不願意去打破這樣的局麵,因為,怕連這一個身份都沒有了。

好了,年少的青春,經曆的時候感覺是苦逼的,但現在回憶起來,卻時常泛起淚花。

那個女孩,其實在大學便逐漸漸行漸遠了,當初的那堆死黨也沒她的聯係方式,或許有,但不想聯係了吧!這樣挺好的!

或許內心還在喜歡那個女孩,但已經分不清這到底是喜歡還是一種執念了。

我看了許多的青春文學,看了許多的青春故事,感覺裏麵的故事都和自己的好像,但又不像。

這些大多都是真的,或許有假的,臆想的!但這都是我們對那逝去青春的最後祭奠,用來安慰曾經最美好的回憶。

最好的青春,莫過於在最好的年紀遇到最美的她。

我在這部中,塑造了一個叫周不言的學生,他不算很帥,但有著一個比他還要帥的學霸好友;他不算很醜,但有著一個比他還呆還要木的基友;他沒有妹妹,卻有著一個同班的表妹,每拆台就知道給自己母親打報告;他的同桌不是很漂亮,在他眼裏卻是他最想要保護的女孩。

周不言在成長的路上,或許有許多的挫折挑戰,卻因為有這樣一群朋友,他才有著毅力恒心堅持下去,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男子漢。

年少的他不曾對那個喜歡的女孩過那幾個字,有著很多遺憾,當他長大之後轉身,卻發現他們早已不在原地,每一個人都變了,變得陌生無比,但每個人都沒變,隻是都懂得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最好的時光遇到最好的人,卻沒在最好的時光抓住最想保護的人,或許,這就是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