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北機床廠是全東北排名比較靠前的機床廠,也是這個老工業城市的門麵。提到這座城市就必須提這個機床廠,有點類似鞍山和鞍鋼。大家提鞍山可能一臉迷茫,而鞍鋼卻是共和國長子人盡皆知。
機床廠旁邊有許多作坊,大多是從廠裏退休的職工,或者學了點機械專業,沒進去奉北機床廠的人開的,從廠裏低價搞到一些快報廢的設備,搬到自家院子裏就開始生產了。大工廠的訂單對口的是國營企業,在那個供求關係基本平衡的時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裏卻有一個特別大的市場。比如,前有家二樓被人入室盜竊,財物所剩無幾。今就有好幾個人來找這些作坊訂購防盜窗,這家兩個那家一個,積少成多了,作坊的生意越來越火。後期趕上了房地產急速發展。個人開個公司就可以買地蓋樓了。這些公司不被大廠認可,也拿不出一半的定金來訂購所需的貨物,於是,這些作坊成了他們成功路上的好幫手。至於他們多成功,那也不過是十年,就早已翻覆地。
陳殊走進一家門頭不大的作坊,門口立了個自己用毛筆寫的牌子,上書正興機加工五個大字。走進去轉過前麵的一排磚土結構的房子,看到兩個人在擺弄一個很老的臥式機床,為什麼很老,因為原本的綠漆隻剩下斑斑點點,其餘的全是被烏黑的油泥包裹,一男一女穿著奉北機床廠的破爛工作服,正在加工一個螺絲。陳殊上前打招呼,兩個人也停止了工作。簡單交流之後,陳殊知道了老板叫陳正興,女的是他愛人。陳殊也簡單做了介紹,明來意,之後也就陳哥陳哥的叫開了。他對自己的鑽頭做了第一次,他給的承諾是價格低,質量好,由於是易損件,不好質保,陳殊也了,隻要是用鑽頭鑽的第一個孔,鑽頭斷了或是磨平了鑽不成了,他給免費更換。但這個是不是第一個孔很難,因為他不能一直看著老板在那幹活。這種感覺就是現在的等紅綠燈。不管有沒有攝像頭拍或者前麵有沒有車和人通過,隻要是紅燈,大家就要等,哪怕這個紅燈有七十秒也得等。還好,陳老板需要幾樣鑽頭,讓陳殊下午給送過來,錢嘛,就用完以後再付,價格確實還比較低,可以試用。。
第一家客戶走完了,緊接著去第二家,這些廠房作坊很好找。繞著機床廠走一圈,至少有十家這樣的機加工廠,一上午陳殊就去了四家,有兩家要試用,還有的兩家並不是太信任這樣的上門。下午陳殊去王老板的倉庫拿了貨就去送貨,一個書包就搞定了,一共賣了三十二塊錢,雖然錢是一毛錢沒拿到,但陳殊的開心是難以言表的,他掙到了第一份工資,提成三毛二。
在這之後,陳殊每個周末還有每沒課的時間都會跑出去做,轉五金店,了解自己銷售的東西價格是多少,哪個廠比較大,需要的多,哪個廠的老板比較好,可能是潛在的客戶。三個月時間不到就跑遍了周邊所有的機加工廠,五金店。有時候閑了也會去找王老板聊聊,王老板也將自己的經曆和所見所聞都告訴了陳殊。原來,王老板不是本地人,前幾年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就跑去了南方,靠著投機倒把賺到了第一桶金,也攢了一些人脈。這些東西也都是從南邊批發過來的半年一結賬,有需要的這邊沒有的東西在拍電報往來發貨。那個年代的那些人,有遍地的黃金可以去撿,隻要膽子大一點點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