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挑選功法(1 / 2)

但何淩風卻是聽得好奇心難耐,不禁問道,“那一前輩,你又是怎麼知道這些事的?”不過,他完就有些後悔了,懊惱不該打聽這個明顯事關一真人身份的問題。

不料,一真人隻是定睛看了何淩風一眼,略一沉默,就出下麵這樣一番話來,其後便閉口再不談及此人。

“這人……乃是與我曾經所在的宗門頗有淵源之人……”

一真人微微仰頭,目光是穿透虛空,穿過時間長河,望向某個特殊時空,麵上神情似追憶緬懷,久久不語。何淩風自知自已過於逾越,也是大氣不敢出,靜待真人回過神來。

良久,一真人方才恢複平常模樣,隻是神情還略帶蒼涼孤寂之感。

他對何淩風道,“那人……隕落後,《五行真經》也隨之從世上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其宗門及知曉此事者都曾四處尋找過此奇經下落,但差不多有兩萬年未曾有絲毫被找到的消息流傳。

之後某,卻在萬分意外的情況下,被東海某個宗門的掌門於偏遠海域一頭巨鯨的肚裏尋得。當時他隻有元嬰境界,本想秘密研究和保存這部《五行真經》,卻不慎走漏了消息,引來滅門之禍。而經書也在各方覬覦攫奪下,成殘篇分離失散於各處,其間偶爾有一兩片石板短暫現世又很快杳無音訊。

又過了一萬餘年,在東海一座人跡罕至的偏僻荒島上,《五行真經》隨著一位道門高人羽化遺跡一同被發現。此番現世曾引發正魔兩道諸多大派和散修高手甚至隱世老怪大打出手,至於經書最終花落誰家,卻眾紛紜,真相早已無人可知……

我此番能尋得這《五行真經》上篇,也當真是意外之極……或許,此乃意,冥冥中注定你與此經書必定相遇,該有此福緣。不過,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有此經書在手,對你是好是壞,老夫也難預料。為防泄漏引來禍端,就先放在我這裏保管,稍後,你將此經書內容強記於心中即可。”

何淩風自然應允,一真人繼續往下著。

“我先前已觀過此《五行真經》上篇,其創造之人深諳五行之理,經內中所述五行靈根修煉之法果真是精妙異常。

其打破丹田納氣之陳規,獨辟蹊徑,另立妙法。將心、肝、脾、肺、腎五髒以五行分之,乃以五髒為藥室,分納五行各屬性靈氣,又以丹田為爐鼎,煉五氣化歸一氣,成就五行靈氣。據其上所述,此法謂之“五氣朝元”。

因其依循五行相生妙理,故又可煉五髒中任意五行單一之氣而化另一氣,以補某一氣之不足,從而均衡五氣。所以,可以先一個髒腑一個髒腑地修煉,也不需要做到每個髒腑都吸納等量單屬性靈氣才去煉化五行靈氣。

可以,此法是在第一種五行分練之法上更進一步完善,再將之超越,省去了每一次以秘術分隔丹田氣海的麻煩,也沒有第一種方法那麼呆板和按部就班。而且,以五髒納氣還有諸多妙處,比如淬煉肉身,強大血脈,壯大精氣神等。”

一真人到此處,袖袍一揮,室內諸多典籍俱都漂浮而起,開始重新移動和排列。

除了將《五行真經》留在桌麵之上,以及早已被何淩風收起的《九星劍訣》,其餘諸多典籍俱都懸空分成六縱五橫的隊列。卻是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無屬性功法加以分門別類。

“淩風,你先從這五行單屬性功法中各挑一部,然後在無屬性功法中再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拿去便是。”一真人一手指著眾多典籍,一手捋著長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