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海雲極目何茫茫,濤聲徹耳逾激昂。鼉腥龍血玄以黃,黑水黑長夜長。
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華民族屈辱的開始,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用明晃晃的刺刀挑去了大清朝的遮羞布……
強盜來了有獵槍,在海盜文化和農耕文明揉合在一起的紅土地上,民風剽悍的雷州人麵對著侵略者的燒殺奸掠,奮起抗爭。
他們拿起土槍土炮,掄起鋤頭梭鏢,在海麵或陸地上,以不同的戰場不同的方式,痛擊侵略者,從而掀開了半島波瀾壯闊而厚實沉重的曆史畫卷。
清穆宗同治二年冬,一個風雪交加之夜,綽號“白龍”的柳幹雲率0名親兵,秘密地潛出蘇州忠王府。
幾經磨轉,來到曆史上素稱“南重地”的雷州。
在一個懸浮於大海的孤島上,他們剃度為僧,伐木割茅,築起了一座寺,起名“雲來寺”。
木魚青燈,灰袍芒鞋,他們是看破紅塵?抑或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海嘯來時,遠處呈現出一個細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聲音,扭曲的白線翻滾而來,形成起伏的波浪。
幾乎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洶湧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立,後浪推前浪,一層疊一層,一浪比一浪高,似巨獸咆哮,張開血盆大口。
海麵失去了往日均衡的節奏,變得猙獰無比,嘶鳴的聲音猶如驚雷滾滾,充滿著令人戰栗的恐怖場麵和高深莫測的神秘力量。
濁浪滔,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推枯拉朽,瞬間衝破防堤,淹向稻田、村莊,所到之處,勢不可擋。
這是一個沒有月亮的中秋之夜,也是一個讓人徹心徹骨的節日之夜。
鄉村的夜來得早,因雷鳴電閃,風雨交加,忙碌了一的人們失去了賞月的情致,很早就入睡了,似乎他們懂得,有錢人家可以過節,窮苦人家逢年過節,隻是徒添愁苦而已。
正是因為惡劣的氣以及悲苦的低層生活,才使這一帶的鄉民進入了一場可怕的惡夢之中。
霹靂的雷聲掩蓋了報警的鐵炮聲,很多人還未從節日的酣睡中反應過來,就被無情的海潮吞沒了,
昔日風景如畫的魚米之鄉,頓時淪陷為一片澤國,變成一座人間地獄。
據雷州府誌記載:清德宗光緒六年,猝發海潮,土堤決口多處,臨海諸村罹難,浮屍遍野,哭聲數日而不絕……
然而,世界末日並沒有來臨,文潮水暴虐之後,老爺一刷臉,太陽又從東方的海平線上噴薄而出。
翌日,隻見被海嘯橫掃下的樹木花草,斷枝殘葉,滿目瘡痍,碎落一地芳華。
刺目的陽光篩透過似乎還在驚得顫抖的枝葉,照射在懸崖的一塊岩石上。晌午,一陣暖意的感覺,使豪擎彥從昏迷中醒了過來。
他睜開眼睛,看到藍白雲,才知道自己並沒有死,隻是在鬼門關悠然地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充滿著陽光與鮮花的世界。
命懸一線嗬,假如不是濕汗衫被斷枝緊緊地勾絆在岩縫裏,他早就跌入了萬丈深穀之中。
他嚇得幾乎暈厥,閉起眼睛調養了一會兒氣息,待緩過神來,才心翼翼地將身子往安全地帶一點一點地挪動著。
終於地,他的手抓住了被疾風攔腰而斬的斷樹樁,然後用力一滾,整個人落入岩縫裏,這樣,總算化險為夷了。
驚魂未定,細思極恐,昨夜恐怖的那一幕,實在是令人心寒膽喪,沉悶的聲音仿佛是從地底下吼出,一波比一波強烈,緊接著,大地在顫抖,書屋的茅草簌簌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