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上,沈龍胤的正派作風,贏得了很多人的讚賞,也因此一步登天,成了朝堂之上重要人物。
然而,皇上卻一天比一天的虛弱,皇位岌岌可危。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一次的早朝之時,眾大臣一致推薦,皇上現在必須力求儲君,否則的話,到時候遇到皇上病重,對國家安危,就是一個很大的災害。
皇上心中此時也已明了,自己早已時日不多,或許,如果自己能夠早日把皇位讓出去,自己開可以多活幾個時辰,畢竟,朝政繁忙。
“朕如今有此心思,奈何,朕所以想趕緊立下儲君,但卻無合適人選,不如眾大臣多多推薦,討論一下,究竟到底,立誰為儲君?比較合適?”
一聽到這句話,眾大臣們受寵若驚,畢竟,另立儲君這件事情,北京皇上一人解決,都是,皇上必定是一個明君,自知如今自己時日不多,有些慌亂,並不能做此大型決策,隻能求救於眾大臣。
“回皇上,臣以為,現如今這個合適的人選就在我朝之中!”
禮部尚書向前大跨一步,朗聲說道。
“哦?禮部尚書認為,誰有此資格能否擔任?”
“回皇上,微臣認為,現如今,王爺能擔當此重任,王爺來我朝中,時日並非很長,況且,自從進入朝廷之後,兢兢業業,為官剛正不阿,這是大家有目共睹之事,況且,王爺自小長在皇宮之中,對著朝廷之事,耳濡目染,自然是有一片遐想,如果立其為儲君,臣認為,應該無人可以反對!”
聽到了大臣的舉薦,皇上也點了點頭,正合他的心。
“既然如此,其他人可曾有話說?”
朝堂之上,因皇帝是個明君,聽從他人意見,招賢納士,親賢臣,遠小人,所以說,朝堂之上忠臣非常的多,奸佞之臣,幾乎全無。
現如今,聽到皇上如此的問,大家連忙跪在地上,大聲說道:“微臣認為可行,一切,但憑皇上做主!”
看起來,這件事情,眾大臣應該都是同意的,想到這裏,皇上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這樣子,沈龍胤,你有何話說?”
聽到皇上這樣折騰了,沈龍胤連忙跪下,說道:“微臣謝過皇上,隻是任務重大,微臣恐怕力不能行!”
這是推脫,皇上自然是聽得清楚,不過,現如今,除了他,那有更合適的人選,皇上自然也是明白,所以說的:“你就不要推脫,這件事情,既然大局已定,那麼就這樣子做,明日,這會下詔書,到時候,你自然就居於東宮,位於東宮之首,到時,你便是我朝儲君。”
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滿朝廷上下,盡人皆知,全國上下,舉國沸騰。
然而,常紫鳶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卻靜而不語。
“你是否心中有何擔心,和我說說,看,我能否為你解憂?”
常紫鳶有些落寞的說道:“以後你就是皇上了,自古皇上,佳麗三千,後宮充滿,我並非是傾城之色,也並非有傾國之才,怎麼能夠留住你的心呢?到時候,隻怕我也與那宮中的佳麗一般,獨自獨守空房,直到年老色衰,一人孤獨死去罷了!”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我怎麼可能會負了你呢?如果你要是擔心這件事情的話,那麼你今後不必擔心,當我坐擁九五之尊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情,那麼,就是廢除後宮,後宮之中,獨留你一人!”
當日,沈龍胤說出這句承諾之時,正值櫻花落地。
春暖花開之日,沈龍胤坐上九五之尊之寶座,成了皇帝。
初登大寶,下麵定然有很多反叛之人,借此機會,想要顛覆朝政。
然而沈龍胤手段厲害,這些人並非是沈龍胤的對手,全部敗北。
朝廷安穩,幾日之後,各大臣忽然覺得,皇帝膝下無子,日後如果有任何的意外,將會舉國動搖,國家不會安寧,這樣子想著,便紛紛上了奏折,想要充實後宮,選嬪妃,入後宮,繁衍皇家子嗣。
沈龍胤曾經答應過你住,今生今世隻取其一人,並且,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自己定然會廢除後宮,後宮之中,隻留下皇後一人。
這些事情,沈龍胤自然記得,麵對著大臣們的壓力,沈龍胤雖然有些難以啟齒,但是,周六一反駁,不做定論。
幾日之後,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請命,請求皇上立即選妃,充實後宮,繁衍子嗣。
“皇上英明,先王之製,相必皇上比微臣清楚,當日,如果皇上子嗣眾多,那麼國家也不會如此為難,也不會如此動蕩,現在,皇上膝下無子,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恐怕不成,還請皇上能為國家社稷著想,多納後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