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元年,新皇繼位,西南蠻荒,大山裏的各個部族與其巫族聯合起來,發生了叛亂。
年輕的景隆帝,剛繼大位,躊躇滿誌,正準備建功立業,使帝國在自己的手中更加強盛。
叛亂傳來,雷霆震怒。雖然隻是西南局部的叛亂,不足掛齒,但這畢竟是新皇剛剛繼位,就發生這樣的事情。為立君威,景隆帝竟讓決定禦駕平叛,決定一出,滿朝嘩然,紛紛上書勸諫,文臣武將罕見的站在一起,共同反對皇帝親出。一時兩方相持不下,最後不得不請出周太後,經過勸後,年輕的皇帝才不得不放棄禦駕親征的想法。
雖然不會親去,然而此時新皇剛立,朝局未穩,就發生這樣的叛亂,不嚴懲,朝上國顏麵何存。
景隆帝知會兵部,限期十日平亂,雷霆鎮壓,不給亂匪以喘息之機,要借此機會為國立威,並且好好的震懾一下西南大山裏這一群不服王化的野人蠻族。
其實這叛亂也不算什麼大事,西南這崇山峻嶺本就是叛亂多發之地,平時也就是地方鎮壓,也就過去了。這次與以往不同,皇帝親自下令,兵部自然不敢怠慢。
連夜開會決議,竟然派出了上將韓明,豈非是殺雞用牛刀。但是時任兵部主事的王廷安為求萬全,還是派出了這位出自龍雲閣的上將韓明,並且囑咐道:雖然此事雖,但發生在非常時期,也要萬分心,西南大山野人蠻族不足為慮,怕就是後麵還有神秘莫測的巫族在興風作浪,切不可大意。
楚明對王廷安素來敬重,從一介白身做到兵部主事,不可覷。頓時放下了剛開始的對此事的輕慢,肅然道:末將一定心,定然一擊成功,不留後患。
王廷安欣然道:那我們大家就一起靜候佳音了。
選好良辰吉日,擇日就要出征了,皇帝親自前來送行,沒想到的是,這年輕的皇帝竟然把眼下唯一的皇子,交到了韓明的手中:此次將軍就帶這子去前線漲漲見識吧,也好在軍中曆練一下。
事出突然,韓明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君無戲言,此刻要是公然拒絕等於抗命。可是韓明雖是一介武將,但也知道這個皇子意味著什麼,恐怕馬上就要成為太子,未來更有可能是成為下一任皇帝。這新皇上辦事真是出人意表,前幾剛鬧著禦駕親征,沒有成功,這又要把唯一的皇子交給自己,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隨行來的大臣也是手無足措,一時沒了主意。在這文臣武將都恍神的時候,沒想到這年僅八歲的皇子欣然而出:兒臣定然不負父皇所托,跟著韓將軍去曆練一番,開開眼界。
子哈哈一笑:我兒勇猛,好生跟著韓將軍去吧。
眼看著此事已成定局,一群大臣方才恍然大悟,也隻能圖之奈何。韓明也不得不領命,沒想到這差事能落到自己這上將頭上,竟又生出這樣的事來,皇子如此年紀,這萬一有事,我真是萬死難贖。但是既然已成定局,想也無用,隻得在皇帝滿意與百官詫異的目光中帶著皇子出征了。
西南大山之地,向來荒蕪。沿著神州廣袤平坦的土地一路向西,到了西嶺海拔徒然增高,在這西嶺之後就是傳中的西南數不盡的崇山峻嶺。其間不僅有長期居住在這裏的民風彪悍的部族,還有著作奸犯科,為避刑法逃進深山的人群,更有著前朝遺民蟄伏於內,試圖反擊,還有這神秘莫測的巫族偶有顯世,興風作浪。
韓明一行人,帶上皇子,不過數十人。這也是兵部的決議,韓明此行,不帶兵馬,所需兵馬由西南所屬西嶺軍提供兩萬足夠。本來這種地方性的叛亂,有地方武裝鎮壓即可,實在不行,也可就近駐軍援助,然而此次不同,剛剛繼位的子親下命令,自然誰也不敢怠慢。早在韓明出發之前,兵部信鷹已經出發把消息傳到了西嶺軍大營。
十萬西嶺軍由陳山嶽將軍率領,接到消息後雖然也覺得朝廷有點題大作,但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職,更何況一看此次前來領軍的是韓明上將更是不敢怠慢。馬上著手準備,一切準備就緒,隻等楚將軍前來。
韓明等人騎著從雪域山牧場特有的流星馬,此馬幼時與一般馬無甚不同,但是在其成年之後,肋生雙翼,可騰空飛翔,雖不能持久,但也是日行千裏,能大大節省時間。此等神物當時然是世間少有,可對於皇家來,就又另當別論了。
此次有皇子隨行,特許此馬,也是莫大榮幸了。不過韓明看那八歲的皇子一臉漠然,看來平常是沒少騎這馬了,不禁心中又感歎皇家子弟就是不一樣。
有了此馬,速度大大加快。不消兩日,韓明等人已來到西南關上,西南關是進入西南十萬大山的最後一個關口,過了此關,可就是茫茫十萬大山,崇山峻嶺,一望無際了。一路上皇子但有所問,楚雍一一解答,不過是些沿途的一些風土人情,名山大川。
臨近西南的時候,韓明派出一名親兵執自己的兵符去西嶺軍大營調兵,自己一行人等在西南關等候。陳山嶽不敢怠慢,親率兩萬西嶺軍奔赴西南關。令人想不到的是這的叛亂,竟然出動了兩位將軍,這叛亂的蠻族也是萬萬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