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公園要拆遷了,真懷戀時候呀,想念公園裏賣糖水的阿姨。”
附上一張自拍,南湖公園刷爆了的朋友圈,本是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公園一下成為了年輕人的打卡聖地。新城區的規劃,這座充滿無數人回憶的公園在幾年後將會變成最大的商業中心,四通八達的道路連接著的中心醫院,學校和車站,不用多久人們就會遺忘這個地方。
“這麼多年居然沒變”
張木拿起相機拍了一張公園門口的照片,轉身騎上了摩托車,繼續向前方駛去。
7年前
“大叔,南湖公園怎麼走”
17歲的張木著與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普通話叫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步入1世紀中國,雖然全國推廣著普通話,但是在這個很少有外地人來的城市,大家都習慣著本地方言。
“0塊”
拉車的老頭比劃出一個K的手勢
“能少點不”
“不貴啦,你去打的士還得更多呢”
“好好好”剛下車站,張木找了半沒有看到的士的影子,除了這種帶雨棚的自行車沒有看到其他的交通工具。
載客的老人臉上漏出了久違的笑容,有七分得意,還有三分鄙夷。
張木剛從老家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剛從實習單位出來的他,本來約了幾個摯友想要去沿海最繁華的城市夏城闖一闖,本來幾個人約好了一起去找工作,一個要去學駕駛證,一個要去參軍。到頭來隻有他一個人孤零零下了火車。過了幾才發現這個城市給了他莫大的壓力。
父親經驗著一家修車鋪子,除了修修拖拉機,平時最大的生意就是補補胎,換換機油。
“讀書不行,又沒有腦袋(不聰明)送他去技校學修車,混個中專出來也好”這是爸媽給初三輟學的他安排的規劃。當他到了學校後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每七節課程,除了下午的兩節專業課程,還要上英語,數學,思想品德,就是沒有體育課。這個他想的真的不大一樣,還好學校外麵有一條街的網吧,七毛錢一時的網費,讓他在這兩年裏,沒有太大的壓力。熬了兩年之後,好不容易實習了,結果每十二個時的工作時間,讓他和他的同學們變成了被壓榨的免費勞動力。
背著父母,向舅舅打電話要了幾百塊錢,買了車票來到了夏城,沒有學曆,年紀又,找了幾的工作,在網吧花光了所有的錢後,聯係到了自己一個福省的同學,在班級QQ群他是班裏最早找到工作的,心裏想著先去他那邊找份對口的工作再。
“夥子,我看你是北方人吧”
張木會心一笑,心想著自己長的又高又帥又黑,可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漢子嘛。
“您怎麼知道的”
“你的普通話”
“其他的地方不是也有普通話嘛”
“在我們這呀,不管你是哪裏的,隻要不是我們本地人,普通話的就是北方人”
聽完張木一下不知道什麼好,尷尬的抿了抿嘴。三輪車慢慢的穿梭在一條又一條的巷子,密密麻麻的都是商鋪,裏麵有他從未見過的吃店,充滿了年代感理發店和照相館,還有依稀可見上個世紀留下的刷牆廣告
【生男生女一樣好,男女也是傳後人】【農村人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