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彈指一瞬間,匆忙而逝。
此值德九年,長生王朝鼎力崛起,周邊趙國、寒水國、千機國俯首稱臣,附庸在長生王朝之下。
整個平風大陸,三朝七國,除卻長生王朝,五下王朝,隋王朝各自擁有兩個附屬國。
長生王朝新帝李洞三十歲登基就位,改朝德,此間已有九年。
德帝李洞能文能武,文武若稱其二沒人敢做第一。初為太子之時,長生王朝正與五下王朝戰爭,寒水國,千機國在兩朝之間搖擺不定,頗有牆頭草姿態。李洞率領萬騎衝散防線,三夜踏破七營,火燒燎原,戰至最後有傳言更是茹毛飲血,李洞咬斷了敵方大將的脖子,飲血而歌。
一月之後,李洞帶軍隊殺至五下王朝邊界,接連攻破三城,嚇得城中守備落荒而逃,丟盔棄甲。正當李洞想要乘勝追擊的時候,生異變,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剩下李洞和百餘來人從五下王朝歸來。
這一戰之後,五下王朝止戈,不敢有覬覦之心。
李洞歸來在寒水國養傷之際,寒水國國君協同千機國國君,兩個風中殘燭的老人沒有近侍相伴,兩人相互攙扶著麵見了李洞。
之後五年內,李洞身處在皇宮之中,未曾在世人麵前露過麵。隻是每逢佳節,宮中便有詩詞畫作流入坊間,李洞的手稿,詩畫豪放大氣,已有一世帝王之意。
五年後李洞三十歲順利登基,同時間寒水國和千機國一同進貢依托在長生王朝的庇佑之下。
李洞在位九年來勤執朝政,大修水利工坊,擴張海上運輸,施仁政與民,無不為百姓歌頌。
長歡歌便是作於李洞以來歌頌,長生王朝帝長生,封疆萬裏護蒼生,蒼生一笑帝王笑,帝王一笑蒼生歌,日日複日日,年年複年年,長此以歡。
長歡歌一出,便是街頭兒都能朗朗上口。
長生王朝疆土數州,以涼、牧、常、百樂四州最大,其外又有丹、林、劍盧、萬州地貌獨特,民風著實不一。
我們的故事發生在萬州,萬州得名與萬座山峰,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山峰地形外有零星鎮,坐落在狹窄平原上,可見鎮的規模也是一般。
在百年前,萬州人都居住在山峰地形內,或是在山頂搭設草屋,或是在山腰開鑿洞穴,山峰與山峰之間有鐵索相連,便於奔走,不過到了此時都是荒廢了。萬州人基本都搬到了山外的鎮,也有多數離開了萬州,前往其他州府。
百年前其他州百姓談起萬州都以玩笑話的方式著萬州人都具備野性,放到如今鮮有人起。
一是萬州人生活居住方式的改變,二是當年跟隨德帝殺伐五下王朝的左副將仲山後來歸隱在萬州,他是同德帝歸來的百餘人中一員,同時深受德帝賞識。德帝登基九年時間年年發出榜文尋訪仲山,接榜者數以百次行進萬州,卻始終找不到仲山,隻知他當是在萬州。
德九年,盛夏夜。
萬州某座名為大牛峰的山頂,徐家第三位少爺正看著夜空嗚呼哀哉。
這位少爺身材稍顯圓潤,大腦袋,粗脖子,粗身粗腰,四肢也如同粗木樁,好在個頭還挺高,穿著一身獸皮縫製的衣裳,頭發像是大片長的枯草掛在後背。這位徐家三少站在一塊磐石上,像是一棵樹已經站了很久。
如果走近便能聽到他在喋喋不休地嘮叨著,講著一些這個世界的人聽不懂的話語。
夜深,鬥轉星移,星空已經變了另一幅畫麵。
徐家三少撥著手指頭細數,挨到了今年的中元節,就是整整十七年,他轉生到這個異世界的第十七年頭。想起自己前一世的家人,徐家三少嘴角微微咧開,即使是在他彌留之際在床邊看到了依舊是幸福的畫麵,兒孫滿堂,一一為他告別。
想著想著,徐家三少躺在了磐石上,閉起了眼睛。
山頂起了夜風,撥動著樹葉草間“簌簌”響聲,靜謐無言。
徐家三少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世界,殊不知黑暗中兩團金火正窺視著他,有東西在樹木背後。兩團金火在半空中浮動搖擺,向前移動了一段距離。
在這當下,夜風吹起地上塵土,隻聽見“吼”地一聲,星光下白森森的一口尖牙向著徐家三少的腦袋紮下去。
“bang”聲響起,尖牙扣在徐家三少的腦袋上,徐家三少睜開眼,表情有些茫然,隨即著身上有重物猛然壓下,隻是頃刻間,又被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