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三皇的傳說——燧人氏(1 / 2)

前麵已經過,關於三皇是誰這個問題法不一,因此不能僅僅隻介紹其中的三位,得把所有提到的都敘述出來。當然,不管它是傳還是史實,我都得按照一定的邏輯去闡述。

首先,我有必要簡單明一下姓氏,因為姓氏的普遍運用就是我們當時社會的一種現狀,而介紹人物、事件就必須和姓氏聯係起來。

大家都是清楚的,我們中國的姓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姓和氏它是有區別的。那麼就有人會問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裏呢?

我先“姓”,它是區別於血緣,是宗族的根本族號,所代表的是氏族血統,無層次之分,源於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緣關係的族屬所共有的符號標誌,且統一不可更改。而“氏”則不同,它是姓的支係,是姓族的分支標記,源於同一男性始祖被分出去的各支係開氏始祖的符號標誌,並且還是大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稱呼,它的名字來源多樣,可以更改,且有等級之分。

此處的解釋並非子虛烏有,詳情可參考《世本》、《文》、《通誌·氏族略》等文獻。

上古之時,各個氏族部落雜居在黃河兩岸,他們和睦相處,精誠合作,但由於災的幹擾、野獸的侵淩,他們隻能居住在山洞中,過著敬畏自然、居無定所的生活。然而就在這種環境中,各大氏族人才輩出,他們在人民的吃穿住行方麵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傳當時有五十多個氏族部落,他們都沒有共同的首領,隻是跟著各個家族的族長驅馳。後來,有一個名為有巢氏的部落脫穎而出,他們的酋長發明了製造房屋的方法。於是他就將這種方法推廣於民,各部落感恩他的功勞,便推舉他為聯盟部落的首領。關於有巢氏教民築房的故事在不少典籍中都曾提到,但實際的主角卻不是他,而是三皇之中的一位——燧人氏。

話有巢氏生活的那個時代,白光亮,夜晚漆黑,但人們已經學會狩獵捕魚,由於當時沒有火,人們隻能吃生食。(大家都是清楚的,如果長期食用生食的話,就會導致體內寄生蟲增加,生病的概率也會大大提高。)因此,人們對火的渴望。就如同現代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樣。

無論何時,大自然的力量都是無窮的,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他將在什麼時候發怒。

晴朗的空突然變得昏暗,烏雲聚,狂風刮,暴雨打,雷鳴閃電齊聲發。隻見一道光奔向森林,不久便傳來一聲巨響,——原來是林中的一顆百年灌木被閃電擊中斷裂,斷落之處火花四起。借著強烈的大風,幹燥的叢林雖有暴雨淋濕,卻也著了火,火勢愈烈,迅速吞噬了一大片森林。

各大部落的營地距離“火海”隻有百裏之遙,見大火燃燒,人們在族長的帶領下紛紛撤離,朝著黃河岸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