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和文文聊,談到她的一次衝突。

文文:群裏,看到人家了不好的話,我就指出來了,然後杠上了,然後我罵了她。(大意是一個人隨機找了個人算卦,算出她的命不好,然後在群裏來去,文文覺得她這樣去對人評頭論足不好)

她們在學算命,然後把一個人的頭像發群裏,讓那個人去算她有什麼不幸。就像搞精分的隨便抓個人在群裏公開討論分析一樣。她們,她們還沒什麼啊,你覺得她不幸你捐啊,然後我就懟回去了。

我問了一句:被發的人是你們認識的人?(其實我很久都不能走到她那裏去了,可能是我太忙了)

文文:我們全都不認識。

我:為別人出頭容易吵起來。而且被幫助的人也沒什麼反應,我很久沒做了,以前也總幹。(過來人的語氣)

文文:我去年也跟人家吵過一次,是一個搞心理的,把她來訪者公開發在群裏罵,還不打碼的那種。然後剛剛吵架,我也想起去年的那次吵架。

我:血會漸冷。我記得。

文文:我就是覺得她這樣做不對,而且一定要當場指責她。

我:人家字裏行間就是關你什麼事。(到底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朋友)

文文:我覺得我跟她吵架沒錯,也是完全處於我內心的想法,有考慮之後才做的,但我不知道我害怕什麼。我剛罵了她以後我很緊張很害怕。(正常,準備打架,腎上腺素開始分泌導致的吧,其實要相信科學)

我:傷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自己也沒有收獲,可能會被報複,沒有等價的價值感。

我昨在研究佛學時理解了人生八苦裏的怨憎會。(形而上)

謹言慎行,你的言行出去可能使別人有所損傷,你相當於為一個人的利益傷害了另一個人的利益,且不對錯,你不是糾錯組或者是執法者,群主。

你的沒有賦予你相應的權利,所以名不正言不順。然後引發其他人對你的怨憎會,怨憎會是有能量的,你承擔了這個因果,所以有冥冥中的恐懼。

玄學了吧。

文文:有道理[呲牙]。後麵有人站出來了,這種八卦的事到此為止。我感覺好一點,至少我不是單獨在發聲。

但奇怪的是,她們接下來還繼續討論,我就覺得不用理她們了。

我:你已經發了你的火了,雖然不知道火的來源。

文文:好像是這麼回事。

我:嗔恨爆發出來會引發怨憎會,所以佛家叫做三毒,這是你恐懼的根源。嗔恨出來以後你沒法控製,這是由它本身決定的,究其根源,我究不出來[捂臉]。我還得看看十二因緣法。據都是無明導致的。(我在借此整理我自己的困惑)

文文:有點懵了。

我:它就是個狀態量,出去以後就沒了。所以後來不生氣了。雖然引發你嗔恨的事情本身還在,我還是不清楚[捂臉]。哈哈,學的不精通。

文文:大概明白。我也覺得,她們做的不對,我就一定要當場指責她,這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

我:可能引發的那種過去體驗,已經暫時被宣泄掉了。

下一次生氣還得對境的激發。

文文:我下次再遇到這種事,肯定還是會這麼幹,但我不知道根源在哪。(懸而未解)

我給她發了我對過去未來現在的理解,她看不懂這麼深的東西,可能是太浮躁了。下麵是重點。

文文:你剛剛的對,我總是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執法者,我覺得隻要我的對,不偏不倚,我就是執法者,可以執法。

我:。

文文:不是固定的。我看到別人做不對的事,就會跑到執法者的上,去指責他。

我:需要注意,尤其是你當下的,站在道德的高點去指責別人,或者站在善良這些美德上去指責,都會引發怨憎會,把對方置於道德的低位了。

然而你的本身何以代表道德?

因為她不能去指責道德本身,所以隻能攻擊你了。(自省)

文文:如果他做了不道德的事,不是原本就在低位了嗎。

我:嗯,那為什麼你要指出這一點,目的在哪?(我想要幫助朋友呢還是擺脫無力感)

文文:我就喜歡站在比別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