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域驚變(1 / 2)

自混沌起,道便共存在於亙古歲月裏,隻是靈智未開。

一,清氣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為初開。

過了一萬八千年後,逐漸成形,重濁下凝,有金,有木,有水,有火,有土。

故金、木、水、火、土,謂之五行。

至此,氣下降,地氣上升,陰陽交合,道生靈智。

道有了靈智,將沉降的厚土定為九州,九州分別為樞州、璿州、璣州、權州、玉衡州、開陽州、瑤光州、洞明州、隱元州。九州既成,萬物應運而生,隻是還沒有開靈智,沒有靈智,所以一切能動的生物隻是吃喝拉撒睡。

五千四百年後,萬物繁衍了多代,在鴻蒙靈氣的潤養下,其中一種竟然有了靈智,是因地初始,鴻蒙元氣充足。

一晃八百年時光如梭,此時,他們有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並自稱為人族,並且逐漸壯大,從茹毛飲血,到鑽木取火。

一日,一個坐在草地上,正好看到一個老人壽元耗盡,倒在地上麼有了呼吸,眾人悲慟不已,他不禁歎萬物更迭之餘,似有所感,席地而坐,若身納萬物般,竟感受到了地原來也有始,於是追述源頭,悟出一套奇特的法門來。

此間,還挨了不少打,族人曾一度想把他攆走,因為不幹活,不狩獵,吃完飯就坐在草地上。

這套法門能讓那流動的氣為自己所用,直到有一他向族人展示了他得到的奇特的法門,能夠讓氣托著他浮空,族人驚恐不已,將他奉為族中至聖。他將那套法門傳授給族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族開始按照那個法門修習起功法,功法修的越久,個體的能力就越強,從隔空取物到駕馭百獸,再到呼風喚雨。並且自居為神族,漸漸的還掌握了生和死的訣竅,法門修的越久,人的壽元便無限增長,二百年後,族人竟無一老死。

一日,創造這個法門的神族終於察覺到了道的存在。

道統治萬物,日始星辰隱,月起星辰現,萬物更迭不休。道也注意到了這一族人,便下了詛咒,將無限壽元縮短至萬年。

萬年過後,神族便有衰老,為爭歲月,便創奪之法,逆改命。神族得以長存於世,但若發生了爭鬥,無盡的壽元也如過往煙雲。

當實力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後,神族之人為了區別開來,將隱元州中央的土地用術法漂浮在雲端之上,稱自己為上界,稱九州為神管轄的地域,而下界則為神域。那些後來開了靈智的人族,因神族的修煉,鴻蒙元氣逐漸減少而無緣修煉這個法門。神族之所以要去往雲端之上,是因為一些族人與人族通婚,繁衍的後代或多或少都有神族的賦。

因為是一眾是在隱元州的不周山上踏入界的,所以不周山也為人界到達界的途徑。

隱元州中央被挖空的塹慢慢的就成了一個巨大的湖泊。

至此,又一萬八千年後,人族在世上繁衍生息,逐漸繁盛起來。生死交替,鬥轉星移。

神族久居宮,於世事不聞不問,潛心修煉,為打破詛咒,與道力爭鴻蒙元氣,地上的鴻蒙元氣逐漸稀有,人原本千年的的壽命也限製在了百年以內。

九州對應蒼穹的北鬥九星,北鬥九星七現隱二,對應地上的格局,神族卜筮師曾斷言曰:九星者,七現隱二,凡人見之,延壽無窮。

因人族繁衍迅速,物資消耗巨大,所以地上爭端四起。在道的幹預下,洪水、瘟疫等災的影響下,死傷過半。人族也變得前所未有的團結,災過後,人族劃分陣營,各據一方,九州平定,安居樂業。

一日,神族炎帝正與族人把酒言歡,炎帝正是神族創造法門那人的後人。此時,卜筮師卻以秘術傳言於炎帝,將有大事發生,炎帝剛邁出宮,隻見九之上的九顆星辰連成一線,正值正午時分,正見九星連珠,炎帝深感大事不妙,向卜筮師住處掠去。此時神族也深覺不安,因正午時分,道的金烏應當熱如探湯,此時卻隱隱有一絲涼意,出門一看,頓時驚詫不已。

我等,恐往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