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絕密日記
道輪回,人生跌宕。氣運之,不置可否,曾有得道者雲:“否極將泰來,盛極必走衰”。
武安國,風雲大陸上的一顆新星。開國皇帝劉吉祖上世代為民,到了劉吉父輩生活拮據乞討過活。上蒼有眼,苦盡甘來,劉吉討飯出門遇貴人,巧救起義紅巾軍大將黃子義。黃子義為人仗義有女無子,見劉吉資聰慧,機靈過人,便把他收為義子幹兒。一則報恩,二則惜才。
自黃子義收了劉吉後,劉吉為紅巾軍道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大道豪言,吸引有誌之士加入,共抗無道的光明帝國。黃子義的義軍所過之處,救苦救難,愛民如子,開倉放糧分地分田,義軍深得民心。
好景不長,黃子義盛極走衰,趕點走背運遇到光明帝國悍將囚龍將軍史明,連吃敗仗,損兵折將。兵敗後黃子義借酒消愁暴怒醉打將士,失手殺死先鋒愛將孔慈,自此人心渙散,士兵出現逃役,軍隊沒了鬥誌。
疾病亂投醫,黃子義聽信奸人妄言獻城詔安自縛義和,被光明帝國無情斬殺利用,釘死在木驢之上暴屍街頭,以儆效尤。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光明帝國殺死黃子義徹底阻斷了亂世諸侯的投誠之路。劉吉作為黃子義的義子幹兒,父業子繼,遊各地諸侯共討滅光明帝國的大業。為了鞏固地位,劉吉迎娶了黃子義的女兒,醜女黃氏為妻,在大婚當日立誓為父報仇,為民除害,發表檄文與光明帝國勢不兩立,殺奸人祭旗,開始爭霸下。
劉吉實乃奇人,他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黃子義十年為完成的霸業,推翻光明帝國,建國武安,稱帝為王,自封武安王。
劉吉稱帝對內分封平亂,休養生息,勵精圖治,革故鼎新,勤奮耕耘,充實國庫。對外和親邦交,建立同盟。十年後,武安國由弱轉強,讓鄰國不敢覷。
父生子,子生孫,子子孫孫,繁衍無窮盡,轉眼已過00年,武安國的版圖已擴張十倍有餘。崇軍尚武,這是武安王劉吉大帝欽定的聖律,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孩童變老叟,老叟變塵土,聖律形同虛設,武安國皇室沉迷於歌舞美色音律之中,汙穢不堪。武安國的朝堂在風雨飄搖,腐敗堪比前朝更甚。
“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
當朝皇帝劉禮酷愛音律,無心朝政,放權閹黨,買官賣官,苛捐雜稅,搜刮民脂民膏。民間疾苦,食不果腹。武安曆44年,年過半百的劉禮帝霸占兒媳,冊封兒媳張玲瓏為貴妃,拉開了曆史的導火索,再次掀起血雨腥風,開啟了武安國的紛爭與動亂。
張玲瓏自幼被視為不詳者,她的母親在生她之時死於難產,其父因愛妻亡故不久抑鬱而終。出生連“克”雙慈,張家人把她遠送異鄉交於她叔父收養撫養16年。
武安曆4年,太子選妃,張玲瓏“回眸一笑百媚生”被太子劉秀選中納為太子妃。張玲瓏自幼通音律善歌舞,在太子府中與劉秀相親相愛,纏纏綿綿。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劉秀的母親,最得劉禮寵愛的皇後因病暴斃。劉禮為其哀鳴,如被剜心割肉,日漸消沉。劉秀見此,孝心感動地,他深知父親愛音律曉歌舞,連夜在太子府中搭建戲樓,請愛妃張玲瓏為父皇獻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