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房忙活了一整個夏,掙了個不大不的鋪子出來,而魏家老宅也吵吵嚷嚷了好幾月,至今仍沒吵出個結果來。
王氏又把目光轉向了三房。
這幾年,因著魏家三房日子越過越紅火,村裏不少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轉向了魏三這邊,魏三很多時候便低調不了。
比如,這一個夏魏家三房掙了個盆滿缽滿。
李氏和王氏兩個嫂子出門就聽人魏三今夏去了不少趟鎮子上,回回都帶著野物,肯定掙得不老少,起碼得大幾十兩銀子了。
要知道一個莊戶人家十幾畝地一年的收成加起來滿打滿算也不過五六兩銀子。大幾十兩,夠她們辛苦十來年了。
結果,三房一個夏就掙出來了?
王氏眼睛紅得像隻兔子,李氏好點,也不過是酸在了心裏,一遍遍地在心裏罵魏三走了狗屎運。
道不公!!!
這是兩人一致的想法。但是,除了感歎世道的不公平,兩人又不約而同地打算去分杯羹。
連著血緣的親弟弟發達了,照顧一下還在受窮受累的兄弟總是可以的吧?
王氏心裏本就蠢蠢欲動,這時李氏又在旁邊敲邊鼓,三房發達了,幫襯一下親兄弟也是應該的。也是她家石頭現在還沒娶媳婦,不急著用錢,不然,她也免不了要厚著臉皮求上一回的。
她家魏石不急,誰急呢?王氏急啊,紅棗再十來就要出嫁了,嫁妝還沒著落呢,總不能真的拿個破包袱裏麵放兩件舊衣裳就讓她嫁出去吧?
王氏本就心動,有了李氏這麼一攛掇,抬腳就往三房去了。
直等她走到了村東頭,站在三房房門外,她腳步忽然頓住了。
想到魏三向來是個混的,頂頂不喜歡人家占他便宜,從前她被這個叔子撅了多少回麵子,她這一趟真的能有收獲?
在院子外麵她腳步打轉了好幾圈,最後想著親閨女紅棗,王氏還是一咬牙推門進了去。
她腳步是沉重的,一顆心忐忑難安,嘴裏又是求神又是念佛的,祈禱魏三不在家。
王氏走在三房的寬敞院子裏,忽而聽著灶屋裏麵有聲音,還能隱隱聞到一股油香。她心裏一喜,想來定是米氏在做飯,那她直接去灶上找米氏話不就得了。
她腳拐了個方向,直接朝著灶屋裏去。
一邊走一邊在心裏琢磨待會兒要跟米氏怎麼開口才好,就這麼到了灶屋門口,往裏一瞅,真是好大一個驚喜:
那係著圍裙挽著衣袖在炒菜的不是魏三又是誰?
嗯,王氏準備了一肚子的話頓時都卡在了嗓子眼裏,啥也不出了。
*
一個大活人站在門口,魏三又不是瞎子,自然也是看到了。
他手上動作沒停,先開口:“大嫂你讓一下,擋著我光了。”
王氏:……
王氏心裏一梗,覺得魏三就是不歡迎她,她頭一扭,嗯—沒走,去屋裏頭找米氏去了。
卻不知道她是真擋人光線了,她走了之後,魏三抓緊時間炒了炒,又往鍋裏倒了點兒水,往灶口添了幾個苞米瓤,讓火星一直亮著,不至於糊鍋又能保證菜一直是熱的。
而後,他便放下了灶上的活,往堂屋去。
擱灶上都能聽見王氏的訴苦聲,堂屋門口聲音更大,他抬頭一望,王氏背對著門一陣,閨女和米氏則是同款表情,嘴巴微抿,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王氏,極認真聽的樣子。
實際上,還不知道思緒跑哪裏去了呢!
魏三忍住了笑,也沒進門,就倚靠在門口光明正大地聽著。
就聽王氏這邊嘴裏還在劈裏啪啦地抱怨他親娘,她想給她家紅棗準備些嫁妝,他娘手攥的死緊,她怎麼也摳不出來。語氣中頗多憤怒。
王氏拿袖子抹了把眼淚:“弟妹,你紅棗的親事眼看就到跟前了,咱娘還一點動靜都沒有,不銀子了,明顯這是連衣裳都懶怠置辦。我能不急嗎?”
完王氏眼睛就悄悄地往米氏那邊瞥,等著米氏接茬,奈何米氏好像木頭似地沒反應。
王氏暗暗咬了咬後槽牙,自自話:“我這著急上火地就去找了咱娘,她還罵我吃裏扒外,幫著閨女扒拉娘家東西。
本來這就夠我上火的了,偏二房的也站在旁邊跟著一道我,我是當大嫂的日子過得苦啊!”
憑著王氏怎麼訴苦,米氏就是一臉你著我聽著,憑你如何賣力賣慘,我自是根木頭、巋然不動。
錦歡在旁邊瞧著都忍不住為她大伯母鞠一把同情淚,對她娘這耐力暗暗豎起了大拇指,又悄悄在心裏頭拿本本記下,這技能不錯,學到了學到了。
耶!